生於愚人節,上帝開玩笑地在他右臉和前額畫上疤痕,這位「疤面煞星」叫列貝利;和電影裏的主角東尼(阿爾柏仙奴飾)一樣出身寒微,但不走黑道走明道,最後揚名立萬娶得美人歸。文:法比奧
法國球王施丹的標誌是「地中海」,列貝利的標誌則是疤面。這道疤痕是他兩歲時一場車禍留下的,那天列貝利父親駕車發生意外,列貝利頭部撞向汽車玻璃窗,結果在他額頭至右臉位置留下一道長長的疤痕,連前額亦不能倖免。
疤痕——動力之源
23歲的列貝利出生在法國北部城市濱海布羅尼(Boulogne-sur-Mer),雖然這是一個漂亮的海濱城市,不難養成當地人樂天的性格;出身工人家庭,加上毀容的殘酷現實,讓列貝利的性格變得很孤僻。
當列貝利的事業日漸成功,並找到另一半後,這道烙在心坎的疤痕才徹底褪去。曾經有不少整容醫生建議他動手術,但他一口拒絕:「沒有了這道疤痕,就不是列貝利了!」在列貝利看來,曾引以為恥的疤痕卻變成動力之源。
加盟馬賽終告脫貧
施丹和列貝利妻子華希芭(Wahiba)都是北非裔,施丹來自阿爾及利亞,華希芭則來自摩洛哥,巧合地,丈夫列貝利被稱為「新施丹」。雖然兩人打法相差甚大,但鍥而不捨的性格很相似,「我要對得起買票入場的球迷。」這是列貝利的堅持。
列貝利在21歲前還是「褲穿窿」,3年前效力阿利斯月薪只得150歐元(約1,491港元),連付房租也不夠;兩年前加盟梅斯月薪650歐元,2005年轉投馬賽後飆升至10萬歐元;現在里昂為羅致他願開出25萬歐元月薪,「疤面煞星」勢變小富翁。
與施丹平坦的足球生涯不同,愚人節出生的列貝利總被上帝拿來開玩笑。2005年2月至6月,列貝利被「放逐」到土耳其的加拉塔沙雷,雖然表現優異大獲好評,但之後轉會馬賽引起的糾紛卻讓他深受困擾。
憑藉本屆決賽周的出色表現,列貝利已奠定自己為施丹接班人的地位。98年,當施丹帶領法國首次奪得世盃冠軍時,只有15歲的列貝利和朋友們一起上街慶祝,沒想到8年後卻能夠和對方在球場上並肩作戰。
公主的吻讓青蛙變回王子,列貝利童話般的命運也有公主的出現──妻子華希芭。「她太好了,她給了我自信,給了我一切。」
摩洛哥妻子改變人生
這位來自摩洛哥的女子讓列貝利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本身為回教徒的華希芭,也用伊斯蘭教改變了列貝利,「伊斯蘭是我球場內外的力量之源。」列貝利對《巴黎競賽》承認信奉伊斯蘭教讓他「心境平和」。
列貝利是個顧家的男人,他在決賽周16強對西班牙射入1球後,把入球送給至親的家人「我把它送給我表哥、我的妻子,還有我的姪兒們。他們都來到這裏支持我,或看我的比賽,他們開心就令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