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做70場 高志森
入戲經過:年少着迷於《獨臂刀》時代的武俠片。23歲出國留學,進修電影課程。後因電影市道受翻版拖累,轉而投身舞台劇壇。
著名舞台劇作:《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聊齋新誌》、《南海十三郎》、《天下第一樓》等。
「讀書時代還未有劇社這類組織,我們是第一批搞劇社的人。那時會為可踏台板而自豪。我做過電視、電影、編劇、監製,但真正發展舞台事業是在11年前。那是電影市道黃金時期,但因翻版拖累而轉向舞台劇發展。最成功當然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我們做了70場,入座率96%,累積觀眾接近8萬人!但當然也有低潮期,《聊齋新誌》我們花了很多錢做特技,還用鄭少秋當男角,卻碰上了911,就蝕大本了。做生意預了蝕本,所以我還是會堅持下去。其實藝術真的可以和商業結合,不應該是沒人看的表演就是藝術,這樣觀念很錯!」
由朱秀才到開心鬼 馬偉豪
入戲經過:中六時自編自導舞台劇《朱秀才》,被賞識而改編成電影《開心鬼》,由黃百鳴主演朱秀才一角。大學畢業後即當全職電影導演編劇。
著名電影作品:《百分百感覺》、《同居密友》、《玉女添丁》、《新紮師妹》等。
「我對戲劇的興趣,源於童年時藝術中心看過的舞台劇,加上我是潮州人,每逢鬼節的時候媽媽總會帶我到戲棚看潮州戲,覺得很有趣。中學時加入劇社,沒有人愛寫劇本我就走去寫。第一套正式劇目《朱秀才》得過很多獎,被黃百鳴拍成電影《開心鬼》。後來亦順理成章走進電影界。我很欣賞參加業餘劇團的人,看見林奕華、詹瑞文等辛苦經營多年終有成果,只要有熱誠,就算業餘都有成功的空間!」
自編自導自演仲接電話 彭秀慧
入戲經過:演藝戲劇學院畢業後,加入《中英劇團》成為全職演員。現為獨立演員及編劇。
編劇作品:電影《伊莎貝拉》、《我的野蠻男友》;自編舞台劇《29+1》、監製《再生緣》等。
「自小已很有表演慾,常跟同學仔一同Jam戲,仲有幾齣戲寶。修女學校畢業時老師介紹我去演藝學院讀戲劇,膽粗粗去面試,就開始了戲劇生涯。畢業後我加入中英劇團做全職演員,做了3年幾開始想出去闖吓。第一套電影劇本《我的野蠻男友》,是彭浩翔叫我幫手寫的。本着他叫到,我就寫的心態,結果又有了《伊莎貝拉》。到現在自編自導自演《29+1》,我覺得我好清楚自己的方向。雖然一切要由零開始,由劇本、場地、舞台、燈光都要一腳踢,甚至連單張上的票務查詢電話都是由我接聽的。是辛苦的,很多時候幫其他劇團演出都是沒收入的。但其實我都在儲經驗、儲錢,每次演出都是Bo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