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投資珠海機場 恐分薄香港客源<br>國泰機管局再起爭拗

轟投資珠海機場 恐分薄香港客源
國泰機管局再起爭拗

國泰航空(293)向機場管理局要求,在機場自資興建空運貨站尚未有結果,又點着另一個火頭──批評機管局計劃投資珠海機場,作為香港機場「第3條跑道」的理據不足,因為根本沒有本地航空公司飛珠海。不過,業內消息反駁,近年愈來愈多港人經深圳轉飛內地其他城市,「今日深圳,可能是明日珠海」,珠海機場是機管局長遠的策略性投資。

【本報訊】國泰常務總裁湯彥麟透過新一期內部刊物《國泰天地》表示,國泰斥巨資買起港龍及擴充機隊,以實際行動鞏固香港作為航空樞紐的地位。「機管局在其他機場作純金融投資卻是另一回事」,他不明白機管局為何有意投資珠海機場,並標榜為香港機場「第3條跑道」。

國泰:應否冒險花公帑投資

他指出,香港航空公司沒有珠海航權(航班配額),無法飛往當地,旅客要利用水路或陸路往來珠海,試問哪有乘客喜歡先飛到香港,領取行李過關後,坐渡輪或巴士到珠海,再過關兼辦理登機手續,然後上另一班機飛到內地其他城市呢?他更向政府施壓,指特區政府是機管局大股東,「可以決定這是否投資納稅人金錢的適當途徑」。
不過,業內人士反駁說,機管局主要為香港人服務,不是為一兩家香港航空公司提供有利環境。他指出,深圳飛內地城市的機票,較香港便宜至少四成,去年便有200萬人由香港經深圳到內地其他城市。深圳機場5年前的旅客吞吐量只有600萬人次,去年增至1600萬人次,難保今日深圳,不是明日珠海。
雖然珠海機場開業11年來一直蝕錢,現在每日只有11班航班,但這亦是機管局可以低價投資的原因。消息稱,機管局投資珠海機場後,會先重整旗鼓,鼓勵當地市民使用珠海機場,吸引更多內地航空公司往返珠海,為珠海機場建立一個完善的航空網絡;配合日後的港珠澳大橋,港人可於半小時到珠海,以較低票價飛往其他內地城市,條數計落利多於弊。

業界:擴版圖鞏固航空樞紐

即使機管局不投資,亦有鄰近機場覬覦珠海機場,舉例說,若珠海與廣州機場結盟,便可以互相協議空中交通,進一步削弱香港機場的競爭力。機管局投資珠海機場,可以避免附近的機場資源落入競爭者手中。市場盛傳,機管局計劃取得珠海機場20年的管理權。

機管局主席馮國經(右二)早前向政協主席賈慶林(右三)及特首曾蔭權(左三)介紹香港機場模型時,未知是否滿肚密圈計劃投資珠海機場。

珠海機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