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來自有方:掌握群眾心理投資添勝算

財來自有方:掌握群眾心理投資添勝算

想不到這麼快世界盃賽事已進入4強階段,更想不到的是南美強隊巴西及阿根廷均已相繼出局!至於股票市場在臨近世界盃結束前,也有了新發展。自上周四聯儲局議息決定加息1/4厘,言詞間更暗示有可能會暫停加息後,環球股市翌日立即大幅飆升,恒指上周五便急升了逾400點。另外,天然資源價格亦見反彈,市場頓時返回5月初時的狀況。至於日後的股市走勢,仍是未知之數,要視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會否再次「反口」,以及市場情緒而定。

事實上,在現代金融理論中,存在着兩個主要的假設,分別是「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是理性的」,以及「市場決定了一個『合理』的價格」。不過,經過多方面的印證,都知道很多時參與者未必如想像般冷靜。
就是因為市場是由一群感性的動物所組成的,他們很容易受情緒影響而作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因此,市場上出現「合理」價格的時刻相當有限,價格很多時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我們要知道股市的走勢,便要對群眾的心理有所掌握,而投資心理學亦因此應運而生,以補現代金融理論的不足。
投資心理學強調的,是人類心態以及群眾看法對市場走勢的重要性,因為投資者情緒的好壞,足以決定市場走勢。當投資者普遍悲觀時,便會一起拋售股票(正如今年5至6月的情況),推使股市大幅下跌;相反地,當投資者情緒普遍樂觀,入市意欲強時,股市亦可以獲得亮麗的升幅。

群眾行為有迹可尋

投資心理學亦指出,出現市場泡沫,就是人類行為出現偏差的結果,例如過往提及的「鬱金香狂潮」和2000年的「科網股泡沫」等,就是建基於投資者的過度樂觀情緒。
要了解參與者的心理狀況,並不是完全無迹可尋的。很多人認為,透過模仿成功投資者的策略,又或採取跟「群眾」相反的投資策略,便能輕易地跑贏大市。不幸地,成功的投資者非常精於收藏自己的真功夫。因為如果每位投資者都仿傚的話,這個策略便可能失去其威力了。但另一方面,群眾的行為,我們卻可以透過一些指標輕易地了解得到。
這些指標顯示出,在一些重要的市場交叉點,群眾的決定,很多時都會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會受到集體性的恐懼和貪婪所影響。我們今日看的指標,就是認沽期權及認購期權成交量的比率(Put-callratio),以及走高於50天平均線的股票數目。

兩大指標量度情緒

有別於其他嘗試應用投資行為的理論,這兩個指標是可以量計的;換句話說,它們能以一個切實的數字,反映出投資者心理的轉捩點。
期權市場是一個零和市場,有贏家就有輸家,而認沽期權者就是與認購期權者打賭,前者猜測股市將會下跌,而後者則估計市場將會上升,看誰最後能猜對。所以一個高的Put-callratio反映出市場上充滿悲觀情緒,它指出有較多投資者認為市場將會下跌。當然,一個低的Put-callratio意思就是市場上充滿樂觀情緒。
當Put-callratio走向極端時,很多時結果會與群眾所預計的背道而馳。舉例說,當市場出現高度的悲觀情緒時,通常同時出現的,是一個正在下跌的市場,而且市場上擁有大量的現金作投資。當市場跌至「價值區間」時,聰明錢便會走入市場尋寶,從而帶動股市上升。
讓我們看看自2002年起Put-callratio的10天移動平均線與標準500指數的情況。當熊市於2002年第4季快要終結時,就是Put-callratio處於最高位的時候。此後,比率的所有高位及低位都往往能預計出市場短期的轉向,除了2003年6月當投資者的情緒跟着牛市的展開而有一個大幅度的轉變例外。
與此同時,投資者也可以透過走高於50天移動平均線的股票數目來看看投資者的情緒。究竟是次升幅只由數隻大藍籌托起,還是大部份股票都是向上呢?倘若上升是由大部份股票推動而成的,很大機會是次的升浪會持續;但倘若升勢只是由數隻大藍籌推動,那麼,升勢很容易就會逆轉,這是由於群眾只是因數隻股票而感到興奮,樂觀情緒未必能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
當然,為投資者情緒探溫的指標有不少,但這兩項相信是較容易理解和容易取得資料的。希望上述所提及的指標,能有助讀者們掌握市場日後的走勢吧!
莫健歡 常務董事
凱萬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