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美好事物解負面感覺

多想美好事物解負面感覺

【本報訊】天水圍天華邨3名女死者懷疑相約自殺,精神科醫生及專門研究自殺問題的心理學家均指出,這個情況較為罕見。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指出,同病相憐的人互訴心事,由於有共鳴,容易感情用事,從而做出衝動行為,面對這情況,任何一方都應想想生命中美好事物,化解負面感覺,甚至轉話題,分散注意力。

可自行評估自殺風險

黃蔚澄指出,半數自殺個案與抑鬱有關,市民可透過簡單的評估,了解自己或朋友的自殺風險,必要時向專業人士求助,有關資料可瀏覽該中心的「憂鬱小王子」網頁( http://www.depression.edu.hk)。
青山醫院高級精神科醫生曾繁光指出,目前沒有數據顯示病友之間的負面情緒,會互相影響對方,反而一些病人互助組織,由於更明白對方處境,可以起分憂、互相扶持及鼓勵等作用。這類組織未必由社工帶領,但他們亦不時邀請專業人士給予意見。他認為,失戀或家庭問題是人生旅程的一部份,任何人都應勇敢面對醫生不應介入。
本港及外國過去曾發生多宗相約自殺個案,今年5月,兩名14及16歲「雙失」少女,互訴心事時齊吞逾50粒安眠藥及傷風藥企圖自殺;3名15歲女生亦疑因感情及家庭問題,年初在長洲的度假屋仰藥及燒炭,幸及時救回。在日本,相約自殺更成風氣,去年共發生30多宗集體自殺案,9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