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生意:免費雜誌加直銷專攻觀塘區

一盤生意:免費雜誌加直銷專攻觀塘區

隨着apm的落成和不少工廠大廈改建為零售商場,觀塘逐漸成為一個新的購物區。這一轉變,令翁慧儀想到創辦一本以觀塘消費為主題的地區性免費雜誌,同時設立直銷中心,結果在相輔相成之下,這盤生意每月平均利潤達3萬多元。
「我小時候住觀塘和樂村,但已很久沒到過觀塘。前年8月經過,發現它的改變很大,多了很多樓上舖、零售店,所以便產生一個構思──想做一份消費雜誌。」購物通負責人翁慧儀說。
她於是與四個來自不同行業的朋友合資經營購物通,並於04年10月出版首期刊物,內容以廣告為主。

聘家庭主婦派發

她說:「首批廣告客戶,我們專找一些有印製宣傳單張的公司,反正他們預留了資金作宣傳,第1期只有約十個客,印數1萬本,廣告收入只有1萬,要自掏腰包2萬多元。另外,為了多些人認識,第1期有5元換購蘋果醋的優惠,結果吸引至少500名區內人士換購,反應十分好,令很多人對我們有印象。」
《購物通》逢星期一出版,並聘請了20名家庭主婦,逢周一在觀塘區20個地點免費派發,目前每期的印數達萬五本。由於很多廣告客戶都是產品供應商,因利成便,購物通在05年5月成立了直銷中心售賣貨品。
翁慧儀指:「我們協助宣傳又提供一個平台給客戶。其中一個客代理一款水濾空氣淨化機,想試試寄賣。我們都沒預料到反應那麼好,高峯期每月賣出500部,有10萬元營業額,仲多過廣告收益。可能因為我們賣得平,只售198元,那時市面賣600至1000元。有很多OL會集合一齊買,送貨的地點至荃灣、馬鞍山等。」
她續說:「由於我們去貨快,對供應商來說有助去貨尾,所以好多供應商都願意給我們一個較平的價錢。」

寄賣為主減風險

現時直銷中心的貨品,佔八成是名牌電器,其餘還有濾水器、花灑、電話等日用品。名牌電器的利潤較低,只有3至8%的利潤,但去貨容易,不愁客路。其餘產品的利潤約為10至30%不等。由於大部份貨品都以寄賣形式,大大減輕成本和墊貨的風險。

客源充足收入穩

目前購物通每月平均廣告收入達15萬元,直銷中心的收入約30多萬元。由於客源充足,公司的未來發展,會以增加產品供應商為主,提升銷售的收益。
撰文:陳愷晴

直銷中心的貨品多屬寄賣,八成是名牌電器,雖然利潤低,但去貨易,不愁客路,其餘為濾水器、花灑、電話等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