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特區政府正式推行五天工作制,部份政府部門如運輸署、稅務局及大部份非緊急服務部門將從今個星期開始不再在周六辦公,而每周可以享有兩天休息的公務員則有七萬多人。公務員事務局方面強調,公務員實行五天工作制不會影響政府的服務水平及運作效率,也不會涉及額外的開支。
五天工作制並不是甚麼新鮮的事物,歐美等發達國家絕大部份都採用五天工作制,讓上班族可以有較多的休息時間,讓員工可以有較充裕的時間照顧家庭或進修。發達國家的政府或企業願意採用五天工作制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寬厚,而是因為他們看到工作時間過長、工作日數過多不僅不會提升員工的生產力或效率,反而會令員工因過勞而容易犯錯、因過勞而失去專注力及創造力;再加上工作時間過長令員工忽略家庭及子女的需要,衍生大量的社會問題;發達國家的政府及企業只好調整工作時間的規定,讓員工每星期享有兩天休息。
而從實際運作經驗來看,五天工作制並沒有削弱發達國家上班族的效率及競爭力,他們的企業、他們的經濟在創新及改進服務方面依然比其他國家及地區優勝得多、經濟增長更因為市民在休假日增加消費而受惠。因此,香港各方面特別是工商界人士及企業實在不應把五天工作制視為洪水猛獸,更不應把這樣的工作安排視為員工的額外福利,因為五天工作制對企業、對員工、對整體社會都是有好處的。
當然,政府部份部門實行五天工作制只能讓少數香港上班族受惠,不過部份公營機構、大銀行及企業已表示會跟隨政府的做法在稍後時間實行一周工作五天;只要有愈來愈多企業、機構及部門實行五天工作制,只要大家看到每周讓員工休息兩天對企業表現及經濟增長沒有甚麼損害甚至有助益,自然有更多企業及機構願意實行五天工作制;到時候不僅大量上班族將會受惠,甚至可能令每周五天工作成為勞動力市場的共識或規範。
除了五天工作制外,特區政府、公營機構及大企業也應該因應社會轉變、人口老化等情況制訂更富彈性的工作安排,包括增加非全職、半職、長期散工之類的職位及容許工作共享(jobsharing)等。
應該看到,不少上班族都因為全職工作時間太長、太繁忙而無法妥善照顧子女、而無法進修;若果企業或機構能開設更多半職、兼職的職位,上班族便不需要因為全職工作而犧牲家庭、而犧牲子女,他們便可以更有效的分配時間兼顧不同的需求。而對企業來說,富彈性的工作安排、開設更多半職或兼職工作可以令他們更容易因應營業額或需求而調整人手,不用擔心人手過剩,也不需要因為生意收縮而經常要裁員減薪,這對企業調配人手及控制成本都是有好處的。事實上外國不少大企業、大機構都有類似的安排,甚至一些專業服務如護士、教師也容許半職、兼職及工作共享,香港的企業及機構實在沒有理由不引入這種勞資兩利的做法的。更何況香港人口正在迅速老化,政府開始考慮把退休年齡推後,希望年長的上班族繼續工作;若果政府及企業能同時推行較彈性的工作安排,讓年長的上班族可以半職工作,那他們繼續工作的意願肯定會大得多。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