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005)在恒指的比重雖然要到明年7月才由目前30%減至15%,但該行旗下滙豐證券認為,按滙控的平均每日成交額,追蹤恒指的基金只需3日便可完成比重調整。整體而言,是次恒指服務公司分3期改按流通市值編算指數,對市場的影響溫和,並預期建設銀行(939)、華能國際(902)、兗州煤業(1171)及江西銅業(358)4隻H股將會成為首批恒指新貴。
恒指服務公司總經理關永盛表示,由於恒指是反映市場走勢,故不認為更改編算方式後,會增加個別股份及市場整體波幅。是次更改編算恒指的市值及上限比重,對成份股變化會較大,若不分階段實施,某些成份股的一次過變動會大於20%,對市場影響會較大,因此分3階段更改,可將影響盡量減至最低。
關永盛續稱,恒指加入H股後,對個別股份及市場波幅影響不會太大。至於市場預期將納入恒指的H股大多是金融類股份,會否令恒指只代表內地金融業?他說,多年前已有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不同階段有不同行業來港,目前做法只是反映市場趨勢。
滙證:3日內可完成減磅
滙豐證券預期,目前有約5隻追蹤恒指的基金,市值400至450億元,除只須3日便可完成滙控減磅行動外,按比重減持中移動(941)及中海油(883)也只要2日及0.6日即可。
高盛認為,恒指今次改動屬正確一步,但加入波動較大的H股,或會增加恒指波動。
野村證券指,8月季度檢討,除建行很大機會獲選入恒指外,富士康(2038)及和記電訊(2332)都可能取代聯想(992)及德昌(179),至於中國銀行(3988)可能要待11月或明年2月才入選,長遠而言,恒指成份股會增至40隻,除上述4股外,野村估計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國壽(2628)、平保(2318)都是納入恒指的熱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