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50萬躋身百大之列<br>民辦大學付費買排名<br>

花50萬躋身百大之列
民辦大學付費買排名

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十佳民辦高校、中國民辦高校綜合實力20強……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對民辦大學排名次,但內地仍然湧現各種名目的大學排行榜逾百個,其質素和標準都參差不齊,部份大學只要繳付3萬至50萬元「贊助費」,即可佔據高位。問題是,這些摻雜水份的排行榜,隨時誤導考生錯選大學,貽誤終身。

「肯定有商業利益在裏面!對方口氣很大,甚至有人說自己是國務院的,只要交錢,想要甚麼榮譽都行。」經常接到一些要求參加大學排名電話的西安繙譯學院宣傳部負責人李尚文近日氣憤地說。
李尚文稱,北京一家機構打電話「請」他們參與一個大學排名,說想獲第一名要交七萬元,他表示太多了,對方竟改口說:「那就三萬元吧,不過一次我給你頒五個第一名。」新加坡《聯合早報》早前曾對內地大學排行榜氾濫問題進行調查,發現「黑箱操作多」,「有意的學校,花50萬元人民幣可以進入某些排行榜的前100名。」

近百排行榜 誇大失實多

稱,自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在1987年發表以學術論文為指標的「學術榜」以來,全國目前已有近20家機構以不同的準則評選出大約100個「大學排行榜」。最近公布的「2006年中國民辦高校就業率排行榜」中,西安外事學院以「100%的就業率」雄踞榜首。不過,陝西省教育廳的資料卻顯示,該校在2005年畢業生的就業率僅九成多,位居陝西省第六位。
來自江蘇省的全國政協委員黃因慧近日說:「這種缺乏科學性與權威性的排名會產生嚴重的負面社會影響,令不少考生考入那些排名較前但水準一般的大學而悔恨終生。」有鑑於此,身兼中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最近專門撰寫了「致青少年學子的一封信」,特別提醒學子選讀大學時,不要盲目浮躁隨大流,「尤其不要被市場化運作的所謂大學排名榜所誘導」。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