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焯均報道】本港昨又發生小型車慘被重型車壓毀的奪命意外,運輸署現正研究引入歐美撞擊測試的安全標準,規定入口汽車必須達標,以加強保障駕駛人士、乘客及行人安全,現時部份在港有售,車身薄,保護能力低的廉價車款,屆時將被禁止入口。代理日本豐田及大發的皇冠車行發言人回應稱,代理的日本車已有一些安全數據,但將來是否符合港府要求,要待有關部門詳細列出安全標準。
須符合撞擊測試
近月本港接連發生汽車相撞死亡意外,包括一輛的士沒有安全氣袋設計,與一輛附設安全氣袋私家車撞後,的士司機死亡。昨日又發生一輛小型車與泥頭車相撞後,被捲入泥頭車底的致命意外。目前本港沒有一套汽車整體設計安全標準的法例,只有強制安裝安全帶。近年歐美國家先後立例規定汽車設計安全標準,運輸署擬效法歐美立法規定日後入口車輛須證明符合法定標準。
根據安全標準,入口車款可能需先進行撞擊測試,證明意外發生時,車輛的安全設計對司機及乘客能產生足夠保護,減輕傷亡。安全設計包括撞車時車頭及車尾部份一定程度上能被壓扁,以免過份堅硬,撞擊力反而令司機和乘客更易受傷,外國過去曾發生兩架坦克車直接相撞,坦克車無損,車內駕駛員卻受重創,便是因為相撞的產生的巨大震盪力,直接衝擊到駕駛員身上。
因此,車頭及車尾設計必須有一定的緩衝力,吸去撞車引發的撞擊力,這些設計可以是採用具吸震力的材料;車架受壓能壓扁。安全設計也包括兩邊車身被撞時的保護能力,以及撞倒行人也要盡量減低行人傷亡程度。
大車廠不受影響
倘日後成功立例規定設計安全標準,汽車入口商必須提供通過撞擊測試的安全證明,相信對大型的汽車製造商不會構成影響,因為它們已達到要求。部份小型汽車,車身薄,又着重物料輕,一來成本低,二來省油,但安全保障未必符合要求,將來可能不能獲准繼續發售。運輸署稍後進行詳細研究後,會諮詢車商意見,然後向立法會提交立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