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嫻促重發小販牌照

陳婉嫻促重發小販牌照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小販管理隊的無牌小販掃蕩行動最近接二連三釀成慘劇,立法會議員陳婉嫻決定在下個立法年度動議,促請政府重新發放小販牌照及檢討小販政策;文化工作者胡恩威也表明會發起民間團體聯署行動,以示支持。

「當佢哋好似鬼咁趕」

陳婉嫻昨日召開記者會稱,五、六十年代,香港經濟困難令許多低下階層投身小販行列,當年市政局也發出13種不同牌照,如流動小販牌、報攤牌、熟食檔牌等。但到八十年代,政府以「有礙市容」為由,停止發牌並縮緊牌照續期,又購回流動小販牌照,「𠵱家嘅政策根本就想滅絕所有小販,啲管理隊當佢哋好似鬼咁趕」。近十年八年因掃蕩行動出事的大都是老人家。胡恩威說,小販管理隊做着紀律部隊的工作,薪水與之掛鈎,卻未受過紀律部隊的訓練,是極不合理的,「小販管理隊每年要花五億公帑,點解唔將呢五億花喺發展小販上?」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黃洪認為,「小販賣嘅嘢平,其實會令附近居民的勞動力成本降低,又可以帶旺該區,令其他商舖得益。其實呢個(小販)唔單止係經濟或者衞生問題,仲涉及文化、工藝、傳統、二手市場等等,根本唔應該劃一由食環署管理。」陳婉嫻說,不少大城市如巴黎、東京,甚至北京均致力發展小販,成為地區文化特色,「香港係唯一嘅國際都市一刀切用消滅的方法處理。」她建議將一些社區空地便宜租給小販,令其成為地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