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拆息走向定加減

看拆息走向定加減

滙豐作為本港主要銀行,其考慮資金狀況決定是否加息,對市場可謂舉足輕重。簡言之,滙豐是看市場資金流向及資金成本。第一個現象可以透過港美銀行同業拆息息差(LIBOR-HIBORspread)的變化看到;第二個現象可以從港元拆息與最優惠利率的息差(HIBOR-Prime及Saving-Prime)的變化中掌握。

與美息差少於0.6厘:加

消息透露,滙豐決定息口的第一個關卡,是觀察港美息差。任三招出台後的新秩序,以一個月港美息差(即一個月美息高於港息多少)作為基礎計算,若差幅在一段時間內(如一星期或以上)持續收窄至60點子或以下,而成因又與短暫性的大型招股活動無關,那麼考慮加息的第一道閘口已打開。

與P差距低於3.5厘:加

第二個關卡是港元拆息與最優惠利率(P)的息差變化,有關息差是闊是窄,反映銀行扣除資金成本後實際能賺多少,以一個月為基準計算,滙豐現時拆息與優惠利率息差約3.8厘。據了解,在現時基礎下,若持續收窄25至30點子,即接近3.5厘息差的邊緣,便觸動考慮加息的第二個關口。
回顧過去一年,滙豐加減利息與這兩個關口是否觸動關係十分密切(見上表)。去年5月任三招推出前,滙豐曾經三次郁動息口,其中兩次加息,港美息差分別是0.81及0.64厘;拆息與P的息差則分別是3.97及2.79厘。至於04年11月10日那次不跟加及反而自行減息,當時的港美息差高達1.94厘;拆息與P的息差為4.96厘,兩者均超水平。
任三招之後,只要港美息差在0.6厘以下便加息,其中兩次當息差出現負數(即港息高於美息),加息幅度更達半厘。同時拆息與P的息差在3.5厘或以下,亦會加息。
現時一個月港美息差約為110點子(美息高於港息約1.1厘)。據悉,過去一個月息差均保持約100點子以內,5月11日本港無跟隨美國加息,當時港美息差約80點子。

資金無撤離何需急加息

其後,中國銀行(3988)在港招股,息差收窄至40至50點子,但滙豐分析,收窄是因為新股招股的短暫因素,而5月中下旬港股累積下挫逾千點,美電滙價雖然偏強,但期間港美息差仍然徘徊在50至60點子的範圍,因此意味股市調整多於資金撤離,加上目前港股氣氛較5月為佳,而港美息差闊度亦足夠,既然看不見資金流走,滙豐又何需急於加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