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上周決定加息1/4厘,但在聯儲局議息前,市場曾經傳出聯儲局極可能一次過加息半厘,然後為今次加息周期畫上句號,美股亦因此消息而於上周二急挫120點。但如果細心分析的話,便知道上述傳聞只是炒作藉口,因為在美國通脹未有完全受控迹象前,伯南克再愚蠢,亦不會自斷日後進一步加息的後路。
從表面數字看,美國的核心通脹雖然較聯儲局目標上限的2%為高,但仍屬可接受範圍,聯儲局官員爭先恐後地走出來發出通脹警告,究竟是掌握了一些較深入而又不為外界所知的數字,還是經過換班後,所有鴿派均已冇得留低?大家對此必須小心。尤其在伯南克上任前,市場已指這位象牙塔學者鍾情於設立通脹目標,若然,則核心通脹若不返回2%以下,恐怕美國加息仍會陸續有來。
雖然有加息的憧憬支持,但美元的升幅實在差強人意,歐元於5月及6月均曾衝擊1.30美元失敗,但回吐幅度最多亦不足500點子,而日圓在5月中旬升破110後未能再進,但亦不過跌了600點子左右。此亦是筆者上周指可以開始分段入市沽美元,風險有限的原因。而美元於加息落實後果然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吐,亦應驗了筆者上周「加息已消化、美元可試沽」的標題。
弱勢貨幣要避開
不過,正如買股票要買行業龍頭股一樣,要沽美元亦要知所抉擇,譬如新西蘭元便不是低吸的對象。在投資外幣時若能避開一些弱勢貨幣,可以增加勝算。筆者一直以加元為追捧對象,原因是去年美元扭轉之前3年的跌勢,加元是唯一兌美元能錄得升幅的奇葩。能逆市上升,總有其理由,除非利好因素出現變化,否則加元確實可以續升,筆者上周指加元暫時可以在1.10至1.12中位高沽低揸,對讀者亦總算有所交代。
其實,既然紐元可以因貿赤而遭拋售,上周更跌穿0.60美元而改寫2年新低位,面對龐大雙赤困擾的美元,前景自然亦難以樂觀。用同一思考邏輯,大家要揀選追捧的貨幣時,大可以從錄得經常賬盈餘的國家入手──加元固然是上佳選擇,而日圓亦是趁低吸納的好對象。唯一要小心的,是日本政府對日圓轉強的抗拒心態,可能會限制了日圓的上升空間而已。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