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染病湧現、公共醫療加費,購買一份醫療保險保障自身,似乎已成社會趨勢。事實上,近年市民購買醫療保險意欲不斷提高,業界估計投保人數每年平均增加10%,大部份屬中產人士。面對醫療保險市場這塊數以億元計的肥肉,保險業界積極改革保單內容,包括讓顧客「終身受保」,部份更推行「Levelpremium」(即保費維持不變),希望分一杯羹。 記者:黃偉駿
藍十字(亞太)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明宗表示,自03年沙士一役後,港人更注重健康與自身保障,過去三年醫療保單不斷上升,平均每年增幅達10%。醫療保險由住院、手術與門診三大範疇組成,任何年齡或性別投保人,均可獲這些基本保障。近年市面一些「保險套餐」聲稱提供危疾與住院現金保障,但他強調這類保險須在指定情況因病或意外入院始獲賠償;相反醫療保險無論任何情況入院或接受手術,均以實報實銷方式支付受保人醫藥費,直至限額用罄。
長者難享續保保證
有人認為愈遲購買醫療保險愈「着數」,但他稱現時本港大部份醫療保險均是隨年歲增長而調高保費,所以即使遲些購買,所支付保金其實一樣,「意外嘅嘢有時好難控制,你早啲買,就早啲得到一份保障,條數同樣咁計。」年輕人鮮有先存疾病(pre-existingconditions)或慢性疾病,多數獲得受保並享有保證續保的「終身權利」,相反長者卻是愈想買愈難買。
香港保險業聯會發言人稱,現時全港約有140萬張個人醫療保單,逾80%附屬在人壽保險內,只得約10萬張是純粹醫療保單。但姚明宗認為醫療保險市場潛力龐大,尤其是近期不斷傳出政府有意推行全民醫療融資,「好多國家都係國民自己買保險,由政府監管,美國、新西蘭已經咁做。香港似乎亦行緊呢條路。」政府近年不斷調高公共醫療收費,帶出用者自付訊息愈來愈明確,「好多人對保險仍有誤解,其實政府如果真係推出全民醫療保險,一樣會照顧低收入人士。」
為搶佔這龐大市場,保險業界近年積極改革保單內容,包括將保障年歲由以往的65歲延長至100歲。
不少保險套餐均有Level-premium,即使顧客年歲增長也保費不變,但這種優惠過去甚少應用在醫療保險,因為個人醫療開支隨年歲而增加,維持保費不變會令保險公司承受很高風險。但近年本港有保險公司推出一些聲稱維持保費不變的醫療保險計劃。姚宗明稱,這類保費不變的醫療保險,長遠未必足夠保障投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