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H指要回吓氣

英之見:H指要回吓氣

上周五的主要新聞,當然是恒指更改計算方法。雖然在大眾傳媒及散戶眼中,恒指表現等同大市,但近年來恒指的重要性其實已大不如前,不應對今次變動的影響力過份高估。
少了基金追蹤恒指。第一,是恒指中國味不夠,這兩三年藍籌表現遠遜中資股,假如基金不懂得跟紅頂白之道,相信早已被人捨棄;第二,是ETF的誕生,任你收費如何便宜,也不可能夠盈富基金(2800)收得平,追蹤恒指已不可能再是賣點。
近幾次恒指成份股變更,對股價引起的波動並不大,從走勢分析,反而可以引證MSCI及富時指數愈益流行。
影響力原本已不如前,而為了減低震撼,恒指服務公司分階段改革及增加成份股數目。近來H股其中一個動力來源,是炒染藍概念,相信恒指消息公布之後,金融股會有一些獲利回吐,加上中行(3988)A股掛牌萬眾期待,好消息出貨機會更高,未來兩三天,H股指數表現會遜於大市。
伯南克出名反覆,究竟今次升勢是堅還是流,暫未敢肯定,但筆者認為再升的機會較大,最主要證據是美元弱勢及商品升勢都對辦,反映加息恐懼已大減。

恒指上望16500

不過就算股市尚有上升空間,這幾天也可博調整,尤其是H股指數。升得太急,有粉飾櫥窗效應,有染藍概念,又有炒中行A股掛牌,統統都並不實質,要有極佳氣氛,才有力更進一步,唯一是資源股可望接力,降低金融股回調帶來的影響而已。
至於恒指有頗大機會一試16500,可是筆者實在看不出地產股重振聲威的理由,上周五升得急,是早前跌得多兼衍生工具推波助瀾而已。香港的地產市道,早已不是息口敏感,而是流通性不足、炒家冷感,以港人性格愈益短視,炒股不炒樓才會是主流。樓市要好,要等用家有力主導,相信未來一兩年也不似。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中國銀行(398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