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藝術館巴黎新地標<br>MuseeduQuaiBranly<br>

原始藝術館巴黎新地標
MuseeduQuaiBranly

耗資2.6億歐元(約25.3億港元)建立的原始藝術博物館──MuseeduQuaiBranly(布利碼頭博物館),是法國巴黎近20年來最大型的建築及文化項目,無論是遊客或是法國人,也樂意排長龍來率先參觀這個巴黎新地標。
這個貼近艾菲爾鐵塔及塞納河畔的博物館,在1996年開始計劃籌建。有別於一般歐洲博物館,這裏珍藏及展示的古董及手工藝品,全屬非西方文化製品,30萬件展品全來自非洲、亞洲、美洲及大洋洲地區,作品顯現當地原住民的藝術及文明設計特色。
博物館入場票價為8.5歐元,18歲以下及特別人士免費。
記者:梁詠欣
博物館網址:www.quaibranly.fr
註:每歐元約兌9.7港元

18世紀美洲愛斯基摩人用來釣魚的排鈎,是以海象象牙雕刻造成,圖案正是當地常見的北極熊及海狗。

來自非洲馬里的Dogon民族面譜,造型千奇百怪,教人眼界大開。

如在扮鬼臉的木刻,是19世紀末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居住的印第安人雕刻的圖騰,作用是紀念人物、歷史事件或民族傳說。

博物館的書店提供參考書籍、唱片及影片,也出售工藝品及首飾。圖中兒童椅在非洲製造,售60歐元。

入場券上的墨西哥Chupicuaro陶泥公仔,是館內最重要收藏品,在公元前600至200年間製作,寓意豐滿繁殖力及新季節來臨。

怪形怪相的巴布亞新幾內亞掛架,原來是當地人信奉的「送子」女神,求神者將它掛在架上祈求女神賜生兒女。
註:圖片版權屬MuseeduQuaiBranly所有

博物館由現在至12月舉行的非洲馬里Ci-wara手工藝品展覽,介紹當地人以虛構動物作圖案及造型的雕刻和面譜,從而讓大家認識名為Bamana的文化及藝術。
註:圖片版權屬MuseeduQuaiBranly所有

看似抽象藝術品的擺設,是19世紀非洲加蓬人用來放在先人骨盒內,提供神靈保護作用。
註:圖片版權屬MuseeduQuaiBranly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