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麥志榮報道】上月初發生火燒電單車意外的紅磡海底隧道,每年都發生約2,000宗各類交通事故,為加強隧道的意外應變能力,當局將耗資一億多元為紅隧安裝新的電腦化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新系統可以24小時自動偵察到隧道內發生的意外事故,並即時發出警報,加快隧道應變能力。
去年事故上升11%
運輸署的資料顯示,紅磡海底隧道去年共發生2,064宗事故,比2004年上升了11%,當中大部份是壞車及輕微交通意外。
機電工程署發言人表示,紅磡海隧已有30多年歷史,現時使用的交通監察系統屬多年前設計,以人手操作為主,系統使用年限也將屆滿,有需要更換新系統,新的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將會是一套全面電腦化的自動系統,成本估計約為1.1億元。
發言人指出,隧道控制室人員現時只靠肉眼留意閉路電視系統,監察交通狀況及是否有意外事故,新系統其中一項功能是自動偵察交通事故,由攝錄機及電腦自動監察及統計隧道內的交通流量情況,包括平均速度及車輛間的距離等,再根據這些資料數據的變化偵察隧道管道內是否發生突變事故,自動通知控制室人員,系統又可自動偵察超高車輛,當有超出高度限制的車輛進入隧道範圍,會即時發出警報。
紅隧會加設電子交通信息顯示板,可用雙語文字及圖像向駕駛者提供交通擠塞等消息,並且建議改用其他路線,電腦也會因應不同交通事故,預先設定多種交通管制措施,控制人員可更快捷地自動轉換全隧道的交通標誌以及燈號。
加快救援及應變
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容漢清指出,交通事故自動偵察系統是利用攝錄機及電腦圖像分析監察汽車流量,當汽車流量突然受影響時,系統就可推斷到有事故發生,即時發出警報,一條隧道的閉路電視可能有數十個畫面,控制員單憑肉眼監察難免較慢,系統可加快應變速度,外國早已在公路上安裝交通事故自動偵察系統,本港也可效法,加快意外的救援及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