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技術大比拼<br>髮箍駁髮省時兼持久 傳統方法價格大眾化

新舊技術大比拼
髮箍駁髮省時兼持久 傳統方法價格大眾化

【本報訊】傳統的駁髮會以「髮束」逐一小撮將頭髮駁長,動輒需時半日才能完成一頭及腰長髮,不少星級髮廊早已引入新興「髮箍」駁髮,省時快捷之餘,價錢也愈來愈大眾化。記者上月親自「以身試髮」,為傳統髮束及新興髮箍進行大比拼,發現髮箍駁髮果然比較耐用及自然,但價錢卻稍嫌昂貴。 記者:黃可欣

尖沙嘴星級髮廊ILCOLPO創作總監VincePang指出,近年潮流興大鬈曲長髮,吸引短髮一族駁髮,人數比例已由初期的1%增至8%,多人駁髮也令成本減輕,全頭駁髮收費已由約20,000元減至一半。
本報記者上月7日先到銅鑼灣一間中檔髮型屋ARKS,以500元在頭後方駁上60撮真髮髮束;再到中環星級髮型屋Orient4,以1,500元在頭兩側接駁共四排五吋闊的真髮髮箍,成功將及肩頭髮變成及腰,毫無破綻。

髮束駁髮收費相差大

駁髮後第二周,髮束駁口開始鬆脫,駁膠鬆離頭皮一吋半;第三周開始時有三撮髮束折斷掉落,不久便外露「穿崩」,髮絲附有類似頭皮屑物體,相反髮箍雖有輕微鬆脫現象,但仍然豐盈自然,可維持較長時間。
現時一般髮型屋多採用髮束駁髮,短駁長最少要200至300束,需數小時,收費相差頗大,由200元至8,000元不等;髮箍則是一排頭髮,短變長只需六排髮箍,一小時內完成。難怪容祖兒、鄭秀文等明星早已轉用髮箍駁髮。
Vince續稱,髮束與髮箍各有優點,前者靈活性較大,適合highlight造型,後者則快速方便但難打理。Orient4高級髮型技師Taky指出,髮箍多用於明星及模特兒造型,快速裝拆適合短時間內變髮。

拆髮須於髮型屋進行

要捍衞自己本身的「基本髮」,駁髮後要留意頭髮狀況,若發現駁口有鬆脫現象,應盡早到髮廊「拆髮」或「再駁」,否則容易變成「甩毛怪」或「瘌痢頭」,歌星吳日言也曾因駁髮出現頭瘡問題。
傳統髮束駁口多,拆除黏合膠時會有痛楚,若用過百撮髮束,即等於要拆除過百駁口、拉扯頭髮過百次,因此拆髮必須於髮型屋進行,部份髮型屋會另行收費,駁髮前宜問清楚,甚至白紙黑字立據,避免無謂爭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