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是個人的最大喜好,但食物的氣味卻是記憶中的一些重要痕迹。
還記得96年去到亞特蘭大奧運會,美國地方,可以選擇的食物不多,剛好那時想少吃牛肉,結果大半個月,都在吃那一碟扮中式炒飯的西炒飯,加上一點雞肉,日日如是,結果一步進Footcourt就想掉頭走。最後還是選擇了雙層牛肉漢堡包。
02年嚐泡菜好味
02年的日韓世界盃,在南韓逗留了接近一個月時間,這個月卻是開心得多,皆因遍嚐了不同款式、不同味道的Kimchi泡菜,愈食愈有味道,配菜變成了主菜。
今年世界盃的1個月,沒有機會品嚐德國鹹豬手,也沒有沾上到半滴德國啤酒,卻啃下了各式各樣的三文治,能夠在講波途中,一啖一啖順暢地嚥下的,也只有啖啖肉、好揸手的三文治了!
2元金梅片吃足1個月
不過吃得麵包多,也想試試那似近還遠的工廠區的味菜牛肉飯,值得一提的是,住處附近油站的金梅片只需2元,1瓶可吃1個月,成為世盃的入心滋味。
馬啟仁
愈講愈有味道,卻堅持「鎚仔」先係正路的球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