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A股上市中行睇4元

投資萍語:A股上市中行睇4元

「中國因素」令本港銀行再次不跟隨美國利率上升,這反映市場資金實在相當充裕,內地大型國企來港上市續吸引海外資金留港及流入本港,為港股(尤其是金融及國企股)的刺激作用仍將陸續顯現。但另一邊廂,投資者對A股的興趣亦不斷升溫,不少投資者正不斷查詢投資內地A股的門徑。
由於內地A股市場目前仍不開放予海外個人投資者直接參與買賣,一般投資者最直接的入市方法是買入在港掛牌的A50中國基金(2823),令該基金由年初的45元一度上升至接近69元的高位,升幅逾5成,上周五收市仍高企63.05元水平,由於該基金是受「新華富時中國A股指數」所包括的50隻A股之表現所影響,因此其價格升跌與A股市場有關。另一個可參與A股投資的途徑是透過QF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由於海外機構在該制度下已陸續獲批額度在內地投資A股,在現時A股投資氣氛熾熱下,這些投資銀行亦將所持有的A股包裝為基金在港發售。

H股整體仍具優勢

不論以何種形式投資A股,大家必須對內地股市有一定的了解,深圳、上海A股及B股由2001年初高位回落,直至去年底有關股權改置計劃正式落實後才逐步上升,今年初以來,A股平均已漲升4成,成交額亦與去年全年成交相近,在內地居民資金充裕及外資參與的推動下,今年全年成交額料超越2000年的高峯。
不過,投資者亦不得不留意,目前政府對內地股市的政策與當年亦有很大分別,QFII制度無疑推動外資在內地A股的投資,但正在逐步落實的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亦將同時吸納內地資金投資於海外市場,對於一直只可投資內地股市、債券的內地居民及機構投資者而言,向外投資的意欲亦將逐步升溫,在這個制衡作用下,筆者並不擔心內地A股投資熾熱將對港股(尤其是中資股)構成壓力。
事實上,單以中資股而言,內地A股可供選擇的不同行業遠較香港為多,另一方面,本港股票市場在買賣制度上較市場化(內地A、B股升、跌10%均需停牌),而H股目前股值仍相對A股吸引等,均令兩地股市吸納資金有一定分別。但無可否認,QDII及QFII政策逐漸推行之後,A股及H股的差價將逐步收窄。
至於本周三開始掛牌買賣的中國銀行A股,筆者相信A股股價與H股股價將十分接近,由於A股招股獲分配比例甚低(公開發售之分配比例為1.9%),加上內地居民對中國銀行品牌熟悉,而A股凍結發行新股上市一年後,近期兩隻新股上市急升等因素,均足以推動該股股價急升,由於中國銀行(3988)H股上市不足一個月,H股與A股股價料不會有明顯折讓,以A股漲升3成來說,中國銀行H股料可上試4元。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