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解碼:曾蔭權一年之過 - 黃鵠飛

政局解碼:曾蔭權一年之過 - 黃鵠飛

昨天是7.1,香港回歸九周年,亦是曾蔭權上任一周年,年來究竟他做了些甚麼事情?
1.在一周年前夕,成功搞掂立法會,讓添馬艦建政府總部上馬,雖然被迫擱置了西九龍的「頤和園」,但總算有一個「曾蔭權奠基」的「阿房宮」,永垂歷史。
2.去年底推出「超級緩步假進」的政改方案,扭盡六壬、充份發揮指鹿為馬、指黑為白,指保守為民主進一步,成功令政改方案零踏步(算是向中央阿爺有所交代),並將所有的責任推在泛民主派身上:「嘿,是你們不接受我的方案,令(假)民主無法更進一步而已!」
3.成功收服大部份的傳媒,凡政府政策無論對與錯,都大力支持與宣傳,甚至加兩錢肉緊,搖旗吶喊(例如如何打擊陳太),一於「順我者生、逆我者亡」。更重要的是一些民主派的寫手,也給收編入政府,或者在「民間」暗中相助,發揮小罵大幫忙作用。(例如:陳太出來講任何話,都利用文革那一套,要將之打為她是為競逐特首鋪路,話之真定假,最重要是讓市民有這個懷疑心就達目的)
4.競選在即,成功讓「有所求、想留任」的問責局長,全部收聲,起碼外表要做到「團結」,即使政府內部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全面恢復「朕即所有」的專制。
5.透過控制體制內外的撥款和利益機制,讓所有想批評政府的機構都自動收聲,沒有了批評聲音,自然可以製造「高聲望」,連中央阿爺、市民、民主派一起欺騙!至於泛民主派那班人,三兩吓手勢,已經令他們內訌!
6.要來打壓民主的經濟牌,則全部是中央所賜,看,連這幾年來「冇乜料到」的CEPA,都可以策略性分階段「派」,反正商界、專業界各有所求,至於如何平衡各大財團的勢力,暫時還沒有想出好的方法,因為他們都是有權選特首的選民,這點是「根本的病源」,但一天沒有普選,暫時只有繼續靠中央力壓!

陳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也在7.1前夕出來,昨天並全家參加了7.1大遊行。
在親政府傳媒年來的「宣傳」下,已經令大部份人相信她必定是為選舉特首鋪路,無視陳方安生去年開始多次公開說,她講民主普選,非為與曾蔭權競逐特首。
曾蔭權與陳方安生都是公務員出身的人,長處是對於政府運作機制熟悉,懂得如何去發揮,分別只在於個人道德層次與對民主的信念。
陳與曾都是港英年代過渡到特區的高級官員,充份明白當年中英在民主方面的共識與分歧,陳方安生明顯依然儍儍相信,只要站穩立場,透過民意堅定向中央爭取,仍然爭取得到(就像03年04年大遊行可令中央改變主意放棄董建華)。

中央政府已不可能揀她

陳太當年是公務員身份,在政制上有甚麼想法,她只會認為特區政府應該代表市民向中央爭取,這是她與董建華的分歧,亦因為如此而辭職。
去年她在政改方案推出之後,開始站出來講話(市民應想想若她想與曾蔭權爭特首,去年中早應站出來),截至目前為止,她講的內容(民主、法治、新聞自由)前後一致,沒有改變,只是曾班子喉舌,成功令部份市民對她質疑而已。
在鳥籠政治選舉下,中央政府已經不可能揀她,陳太選擇走出來,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起碼可以喚起部份市民逐漸失望冷卻的爭普選之心,暫時團結四分五裂的泛民主派。
她選擇的是打逆境波,昨天她是真正放下身段,走入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