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在8強賽敗於意大利後,今屆4支東歐球隊正式全數出局。這幾支東歐球隊都有一定實力,但輸在有以下3個缺點:
1.首征世盃經驗不足
東歐部隊大都欠缺世盃經驗,烏克蘭在獨立後只是首次登上世盃舞台,而捷克隊近年在歐國盃成績不俗,但在今屆前已經闊別世盃決賽周10多年。大賽經驗對球隊十分重要,烏克蘭上周五對意大利,在下半場階段錯失了1次扳平的機會,不久便被意大利再入1球拉開紀錄,反映了烏克蘭球員沒有應付「逆境波」的經驗。
2.過份倚靠重心球員
幾隊東歐隊都太倚重陣中重心球員,如捷克過份依賴中場靈魂尼維特和中鋒真高拿,塞黑以狀態平平的基士文為進攻重心,而烏克蘭更可說是舒夫真高的「1人球隊」。在球員實力不平均下,只要主力球員被對手箝制,便無計可施。舒夫真高上周五受制於意大利防守球員,全場除作了1次精采的「施丹式轉身」過人外,幾乎毫無表現,烏克蘭結果也破蛋乏力。
3.變招狂攻戰術失宜
教練排陣亦有決定性的作用,塞黑在首場分組賽僅敗給荷蘭後,教練柏高域在備受壓力下,竟改變其固有的穩守戰術,改踢進攻足球,結果愈變愈差,球隊在翌戰被阿根廷狂數6蛋;之後又負於科特迪瓦,3戰皆北。波蘭的教練真拿斯把球隊原有的「4-4-2」陣式變為「4-5-1」,亦收得災難性的後果,加速球隊出局。
文: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