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 腸缺血致器官衰竭<br>橋本龍太郎病逝

日本前首相 腸缺血致器官衰竭
橋本龍太郎病逝

日本前首相橋本龍太郎,昨日在東京一間醫院病逝,終年68歲。去年以健康欠佳為由退出政壇的橋本,上月4日因腹痛送院,證實患上腸缺血,醫生為他動手術切除大截大腸和部份小腸,但病情一直危殆,延至昨日下午不治,死於多重器官衰竭和敗血性休克。

橋本次子橋本岳證實,父親患上腸缺血,死於多重器官衰竭,但強調父親安詳地離開人世,暫時未定出葬體的日程和規模。腸缺血(intestinalischemia)是指流到小腸或大腸的血液流量減少,造成氧份供應不足,無法正常運作。此症可對患者造成極大痛楚,病情嚴重會導致腸臟組織壞死,可以致命。腸缺血可以突然病發,由血凝塊阻塞來往腸臟的血液引致。
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讚揚橋本精於政策和劍道,難以相信他如此早逝;首相小泉純一郎昨天結束外訪抵國後,甫下機就直奔橋本家作慰問。小泉讚揚橋本任內重組中央省廳架構、穩定金融制度和加強美日安保同盟的貢獻。

北京讚促進中日關係

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發唁電深切哀悼橋本逝世,並讚揚橋本長期致力促進中日經貿交流合作和改善兩國關係。
橋本在96年1月至98年7月出任首相,肩負振興衰退經濟,但任內作出多項不受歡迎決策,包括增加銷售稅和為呆壞賬問題嚴重的房地產貸款公司提供財政援助,令經濟雪上加霜,民望直插谷底。98年因參院選舉失利而請辭,2001年角逐自民黨總裁敗陣,前年被揭發隱瞞收受牙醫聯盟1億日圓(約680萬港元)政治獻金而辭去橋本派會長之位;去年9月更以健康理由退出政壇。
以強硬政治手腕見稱的橋本,曾當過通產相和運輸大臣等內閣要職,在95年當通產相時,在美日汽車銷售爭拗上,罕有地向美國擺出強硬態度,當上首相後,97年將沖繩普天間美軍基地歸還給當地政府。但他的強硬亦是麻煩的禍端。跟小泉一樣,他支持參拜靖國神社,而遭中韓炮轟。橋本極倚重官僚幫助他推動政策,他的「新時代內閣」被炮轟為由老一輩自民黨員組成,被定性為反改革。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