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派畫家 收藏品價值不菲<br>國畫大師楊善深遺屬掀爭畫戰

嶺南派畫家 收藏品價值不菲
國畫大師楊善深遺屬掀爭畫戰

【本報訊】中國近代畫壇大師、嶺南派畫家楊善深於兩年前逝世,其後人為了他生前75件收藏品展開一場爭奪戰。楊善深的繼室指為達成先夫遺願,有意將該批收藏品捐給康文署轄下香港文化博物館,惟次子楊天健認為該批價值不菲的收藏品應屬遺產一部份,要求繼母交還作遺產分配。他更指康文署早年曾拒絕其父捐畫,認為署方根本「冇誠意」。 記者:黃詠鍶

原訴人楊天健根據父親楊善深於04年訂立的一份遺囑,於高等法院興訟,要求繼母劉蘭芳交出父親生前收藏的75件藝術品,當中包括字畫、國畫及一把扇子,全部為楊善深於五、六十年前的收藏,當中不乏張大千及齊白石的作品。

康文署購3000萬保險

該批珍藏現由康文署轄下的香港文化博物館暫為保存,代表楊天健的大律師指,該批收藏品價值不菲,從博物館為收藏品購買3,000萬元保險可知一二。事實上,楊善深於88年移民加拿大時將全數165件收藏品一併帶到溫哥華,但於03年返港時只將當中部份,即本案的75件珍藏帶返香港。
楊天健表示,康文署在其父去世後不久曾邀請他見面,希望收集其父的作品以供展覽之用,但他未有出席,他昨更在庭上訴說對博物館的不滿。「呢個博物館根本冇誠意,我爸爸喺99年曾經畀一百幅(楊的作品)佢哋,但被拒絕。」該批國畫及字畫終落到番禺及廣州兩間博物館手中,而該兩間博物館均已為楊善深設立個人展館。
根據原訴開案陳詞,楊善深與元配共有五子一女,原訴人楊天健排行第二,較楊善深年輕三十年的被告劉蘭芳原為楊善深的學生,二人於71年認識,並於楊的元配去世後兩年,即74年結為夫婦,四年後並誕下一子。

生前曾訂立三份遺囑

原訴指楊善深生前曾訂立三份遺囑,他曾於01年的遺囑中表示將自己的國畫收藏,及何文田恆信園一單位贈予劉蘭芳,但楊其後於04年訂立新遺囑,除廢除之前所訂的遺囑外,同時更改遺產的分配,將大約2,500萬元遺產(不包括該批收藏品),分配給遺孀及兒孫,劉蘭芳分得的財產顯然愈來愈少(見表)。
劉蘭芳昨在庭外表示,其夫生前一直希望在港設立個人展館,故她打算將該75件收藏品捐給香港文化博物館,好讓博物館將收藏品連同楊善深自己的作品一併展出,她強調自己無意出售有關收藏。
不過,楊天健昨日在庭上透露,繼母指其父於87年已將該批收藏品送贈給她,而她曾表示打算讓收藏品展出兩年後便出售。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正就楊氏後人對該批書畫的擁有權展開法律行動諮詢法律意見,並與本案與訟雙方達成共識,在法庭未有判決前,該批書畫繼續暫存館內。
案件編號:HCA1545/04

楊善深次子楊天健指康文署曾拒絕父親捐贈作品,令他覺得署方「冇誠意」。

嶺南派四大名家之一的楊善深,作品風格將西方技術融入國畫之中。

嶺南派四大名家之一的楊善深,作品風格將西方技術融入國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