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03年7月1日,50萬人頂着烈日,成功迫使當權者擱置23條立法。今天,北京與特首曾蔭權無視港人的普選訴求,民間人權陣線、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前任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再次號召港人上街,可是酷愛民主自由的港人,上街熱情不及往年,多名議員昨齊齊為民主告急,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說:「7.1唔上街,等於唔要普選」,假如今日遊行人數少,北京及特區政府將會以此為藉口,拒絕給予港人普選時間表,民主將會變得更遙遙無期。 記者:莫劍弦 許偉賢 莊曉陽
泛民主派過去一個星期發動連串7.1動員活動,昨日更作出最後總動員,民主黨、公民黨、前綫、民協及其他獨立議員,全部拋開政見分歧,以花車最後動員市民參加7.1。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說,市民支持普選不用懷疑,但他發現,隨着社會整體情況改善,市民上街意欲大不如前,「03、04年,喺街呼籲兩個鐘,我可以動員到兩架旅遊車嘅市民,今年,得十幾人!」
本報委託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進行的調查,也得到類似結果,中大本月27日至29日訪問了約1,000名市民,結果顯示只有6.9%受訪者表示今天會遊行,較去年12.4大遊行前進行的同類調查下跌;67%表示遊行的受訪者稱要爭取盡快普選,17%人表示要延續03年7.1大遊行的精神。上述調查於上周末陳方安生宣布參加遊行後進行,6.6%受訪者稱因此增加遊行意欲,3.6%人減少,近九成人無受影響。
民調推算約五萬人
負責中大調查的研究副教授王家英表示,參考以往遊行前民調數據推算,估計今日約有五萬人上街,當中約四成人是因陳方安生效應而遊行,「陳太對動員市民上街有作用,但似乎唔係太重要嘅因素。」去年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前夕,主辦單位稱有25萬人參與12.4爭取普選大遊行。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柱銘說,香港民主運動到了關鍵時刻:「今次(遊行)唔衰得,凡係支持民主普選嘅市民,今日都要上街。」他說以往所有民調都顯示有六、七成市民支持普選,今日親政府的工聯會上午主辦慶祝回歸大巡遊,「到時佢哋(北京、特區政府)一定攞個人數同我哋遊行人數比較,若果我哋人數比佢哋少,佢哋就會話,支持民主派人數得咁少,你哋香港人都唔要民主,我哋日後就更加難有普選時間表。」李柱銘說,除非港人認為可以不要民主,否則今日一定要上街,向北京說明,就算社會氣氛改善,經濟好轉,香港人仍然不會放棄普選的夢想。
政府經濟討好市民
李卓人認為,北京及曾蔭權以溫水煮蛙的手段,以改善經濟狀況討好港人,「市民唔覺得(民主)有危險,先係最危險,先係最需要上街。」因為當他們發現沒有民主,欲上街爭取之時,可能連上街的權利也遭政府剝奪,所以港人今天一定要上街。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昨指「爭取普選,人人有責」,希望每位市民均以行動爭取應得的一票。
該黨議員湯家驊認為,市民上街的熱情不及去年7.1,若今次遊行人數少,對港人爭取普選將會造成沉重打擊。
社福界代表張超雄指,「世界盃32隊中,都只係有兩隊(沙地阿拉伯與突尼西亞)無普選;香港除咗要學人哋球技突飛猛進,仲要學人哋要有普選。」
曾參與7.1大遊行的前中央政策組顧問練乙錚向本報表示,因家事離港今年不能參與遊行,並說很佩服陳太投入民主活動,又指親身經歷了非民主體制對待的董建華必有深切反思,希望他有生之年回歸人民大眾,擁抱民主。
遊行人少拖延民主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成名指出,上街人數多寡對爭取民主有重大影響,若不向當政者持續施加壓力,沒有非民主政權願意主動下放權力、落實民主化,正如南韓的民主化運動,也有賴87年300多萬人持續上街抗爭,因為上街才能顯示爭取民主的決心,若參與7.1遊行人數少,可能會令北京官員以為港人民主訴求減退,從而拖延日後的民主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