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服務公司最終決定,把現行總市值加權,改為流通市值方法,計算藍籌股比重。所謂流通市值,主要不計持股量逾三成的股東部份,新加定義,連有禁售期並超過5%的股份都不計。建設銀行(939)及中國銀行(3988)總市值雖然大,但流通系數分別只有15%及30%,即使日後成為藍籌股,實際計入指數的比重將大為縮水。
H股要成為藍籌候選佳麗,條件包括全部以H股上市、已完成股改及沒有非上市股本。建行全部是H股,中行即將發行A股,變成全流通,兩者都符合條件。雖然建行現時總市值是7976億元,但乘以流通系數後,只有1196億元是流通市值,中行雖全流通,但恒指只計H股部份,即2679億元,再乘流通系數,流通市值只有804億元,相對滙控(005)市值1.56萬億元,影響力相對小。
縮小中行建行影響力
粗略計算,若恒指服務公司8月把萬眾期待的建行納為藍籌,令藍籌總數增至34隻,滙控比重上限是25%,建行佔恒指比重只有5.1%,按盈富(2800)及恒指ETF(2833)總值400億元投資組合計算,屆時調整組合需沽出約20億元其他藍籌,以買入建行。
恒指服務公司總經理關永盛解釋,新加入流通市值的定義,不計有禁售期的股份,主要鑑於近年新股引入策略股東,附設的禁售期愈來愈長,至少有兩三年,故決定不計這部份。廣為基金經理採用作為投資標準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SCI),早於2000年採用流通市值計法,但沒有設立成份股的比重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