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批》的幾個作者都深信,今年七一上街的意義,遠高於去年的12.4遊行,我們也主觀地希望過去幾次有上街的每一個人,今天都會到維園集合出發。若閣下每天都有習慣花幾分鐘讀我們這個專欄,就會知道我們一貫反民粹政治、反浪費公帑、反官僚濫權的立場。若閣下今天都有緣見到這篇文章的話,希望你能夠花三分鐘看完我們的呼籲,然後拿起電話相約朋友一起上街。若閣下是在互聯網上看到我們這個呼籲的話,也歡迎你將這篇文章電郵給你的朋友,請他們一起上街,爭取香港人本來應已擁有的普選自由。
有不少人希望見到社會多點和諧,我們何嘗不是?問題是透過甚麼方法達到和諧。民主代表政治上有競爭,優秀的政治人物要不斷進步,次等下品者要退位讓賢,又何來製造不穩之理?事實上,若香港一早有普選的話,根本不用幾次大規模遊行,一人一票就可以將當年香港人對董建華的怨氣消弭於無形,所以我們說,普選是和諧的第一步。
回想之前的七一遊行,香港人毫無疑問是將董建華轟了下來,但遺憾是大家都忽略了制度改革的訴求,忘記了07、08普選的問題,到去年12.4才赫然醒覺,原來北京早已偷天換日,當年給香港人的空假承諾其實一直都不存在。事件教訓香港人,爭取普選的路很長,也要有很長遠的計劃。如果要爭取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雙普選,我們便要今天開始,否則只有歷史重演,將普選的一天一推再推。
明年曾蔭權便要連任了。當然有不少人會說曾蔭權有經驗有能力,這一點《蘋果批》姑且聽之,不過問題是如果曾蔭權是最佳人選的話,又為甚麼要害怕普選的過程呢?若他不是害怕普選的過程,為甚麼他沒有挺身而出向北京爭取香港的民主發展呢?建制中的既得利益者可能會說,普選中贏出的可以是次等甚至下品人。不過現在的北京欽點制度,何嘗不是一次又一次,將下品次等庇蔭在封閉的小圈子政治之中?請大家不要忘記,在香港和北京之間,就是有這麼一群小圈子政客,靠挑撥離間大撈油水,這也是香港政治發展一直停滯不前的原因。
在公道透明的環境下,政治人物便面對公眾爭取支持。當一人一票在手,政治人物又如何可以大談甚麼親疏有別?在北京欽點的密封環境下,政治人物的遊戲規則便變成鬧奉承、鬧拍馬屁的宮廷政治。
熟知現今政治文化的人都心裏明白,自從曾蔭權這個自詡政治家的人上台後,香港的奉承馬屁比以前有過之而無不及,說明了為甚麼當年倒董盡其量只是對了一半,若沒有制度上的改革,根本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大家要明白,今年是曾蔭權連任前最後一次的七一,若不好好把握機會去用行動說明香港人爭取民主的決心,在未來的一段日子也再沒有甚麼機會去表達大家的心聲了。
就像宋漢生昨天說,普選是香港人尊嚴的問題。香港有一流的法治文化,而基礎的政治文化也醞釀了二十多年,可以說是華人社會中最文明的一個,若接受香港民主發展無限期押後,讓訶諛奉承的政治運作下去,這不但貶低了香港人的水平,也否定了過去大家流過的汗水。
現在就拿起電話、發個短訊或者電郵,約好你的朋友一起,下午三時在維園見!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