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賭博禍害正荼毒年輕一代,一項調查發現,53%受訪中學生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其中逾半承認同學間打麻將、玩啤牌、買六合彩及賭波是最普遍的賭博項目;屯門等新界區學生的病態賭博傾向,較港九各區學生嚴重。世界盃熱潮正盛,病態賭博防治會主席盧寶強擔心,中學生賭波往往「以為買少少增加睇波興奮。」
部份受訪者由父母投注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於去年11月至今年3月間,成功訪問了900名來自十多間中學的學生,調查結果顯示,逾半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在投注站設有年齡限制下,同學間有聚會賭博及對賭球賽。部份受訪者更直言有透過父母或親人代投注,下注六合彩、賽馬及足智彩。
負責研究的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學者黃麗娟指出,有30%受訪者藉賭博打發時間,調查發現有3.2%受訪者有病態賭博症狀,9.6%受訪者有輕微賭博問題。44%受訪學生表示,每月賭博金額平均少於100元。
協助戒賭機構病態賭博防治會主席盧寶強表示,中學生在賭波時,往往未有考慮是否正在賭博,「以為買少少增加睇波興奮。」但在投注後,只會顧及下注球隊的勝負,比賽是否精采已變得無關痛癢,「結果失去咗睇波嘅感情。」曾經沉淪賭海的他相信,世界盃後會浮現求助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