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之旅 - 陶傑

冰火之旅 - 陶傑

有一個叫莫蘭的英國年輕人,準備遠征北極,起點是中東的巴格達。他準備由攝氏五十度、在公路的地面可以煎一隻雞蛋的沙漠地區,一直徒步向北走,抵達攝氏零下四十度,小便成冰的琉璃世界。
不錯,應該上大學讀書,畢業之後在社會應該向上爬,太多的冷氣間辦公室和星巴克咖啡座軟綿綿的沙發,但人生少了一點點歷險,在這個世界上,豐裕地出生,安樂地逝世,其實人世間是白來一趟。
英國人真正的偶像不是霍金,而是攀登喜馬拉雅山的探險家梅樂里。在英文地圖上,世界最高峯叫做額菲爾士峯,額菲爾士,一個西方的攀山專家,為人生的境界定下一個國際公認的高度,表現了人性的一顆清醒而堅定的冰魄孤魂。

當東方的一些暴發小農社會還在口沫橫飛地討論如何「開發旅遊、創造商機」,地球上許多有出息的國家,幾百年前早已超越了旅遊(Tourism)的低層,講究旅行(Travel),旅行還不夠,尚要追求精英式的「卧險之旅」(HardshipTravel)。他們也上牛津和哈佛,將來也許還當上華爾街的CEO,但他們認為「精英」兩個字,不是在深圳高爾夫球場和維港的豪華遊艇之中「打造」出來的。將來他們坐進了三千呎的曼哈頓頂樓辦公室,在書桌上,他們不會展示與什麼「國家領導人」的飲宴合照,而是年輕時全副登山設備、跟大學女友在額菲爾士峯下的孤獨而快樂的留影。
莫蘭從沙漠遠征北極,沿途沒有獎金,到了北極,也沒有一席十二人魚翅豪華套餐帝皇宴的獎品,有什麼着數?沒有着數,他為什麼要那麼犯賤?因為他的一個好朋友霍高,今年初獨自橫渡大西洋,由英國下水,到北美登岸,為了不讓老友專美,莫蘭決定,選一條陸路,約莫也是一座大西洋的距離,向人間的險境進發。
換了另一個遠東的太監社會,專門鎗打出頭鳥,謀殺一個人才,人同此心的動機,叫做嫉妒,把一個出頭的人一起放倒,可以打小報告、誹謗、散播謠言。但莫蘭不一樣,他把爭勝之心引進角力的公正遊戲的正軌,因為在英文裏,有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字眼,叫做Fair-play。
正如從沙漠到北極,這樣的旅程,在香港的歡場,也有一個想像力豐富的字眼,叫「冰火五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