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渣打集團(2888)昨日舉行中期業績結算前的網上滙報,集團財務董事冼博德表示,上半年度個人銀行及商業銀行業務收入均錄得雙位數字增長,本港與新加坡的業務淨息差亦保持平穩;但台灣因信用卡質素轉壞,要提高貸款減損支出。
稅前溢利料近239億
被問及渣打表現是否與市場盈利預測看齊,他回應說若出現偏離情況,將預早向市場公布,但目前看不見有提示需要,意味渣打表現大致符合市場預測。他又指出,市場預測集團今年度稅前經營溢利介乎30.6億至30.8億美元(237.46億至239.01億港元)。
去年度,渣打稅前經營溢利增長19%至26.81億美元;換言之,市場預測今年度可升約15%。渣打股價昨升0.38%,收報186.8元。該集團旗下商業銀行業務收入,去年增長18%,他說今年上半年仍有高雙位數增長;個人銀行業務增長,則主要由中小企及財富管理帶動。
市場傳聞渣打有份競投韓國LG卡,對此冼博德拒絕置評,只重申集團雖以自然業務增長為核心策略,但若無法透過該方法達致經營規模,渣打不排除在符合股東增值的前提下,考慮收購機遇,尤其是在集團一些主要經營地區內,出現大型及富影響力的收購機會時,外界亦很自然「預期」集團會作出研究。
台卡轉壞貸款減損增
今年初,渣打曾表明對台灣的收購感興趣。冼博德指出,集團對當地市場的併購機遇仍保持興趣,但目前台灣市況仍有「變動」,當地信用卡市場便面臨不少挑戰。
由於當地信用卡質素轉壞,他預期台灣今年貸款減損支出,將為去年的兩倍,惟大部份支出已在上半年發生。渣打去年台灣業務的減損支出達9800萬美元,迄今無抵押貸款約值9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