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紅主演的《西施》,主要講述越國西施為求復國,雖然鍾情范蠡,但仍肩負迷惑吳王夫差的責任,又與伍子胥鬥智,最後吳王為西施美貌傾心、傾國,國亡自盡前,依然沒有怪罪美人。 撰文:冼麗婷 相片提供:桃花源粵劇工作舍
我的父親是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白雪仙是我的同父異母姊姊,她排行第九,我排行最細。因為在廣州出生及成長,自小與九家姐分隔兩地,在七十年代之前內地政治動盪時期,從未見過她,更不可能欣賞她的戲寶。
1972年,九家姐回廣州替老父做大壽,我們第一次見面。翌年,姊姊再來廣州,是為父親奔喪。父親離世後,我們姊妹同根的關係拉得更近,她不時寄給我任白戲曲唱碟,我與很多戲迷一樣,將白雪仙視為藝術上的偶像。
………………………………
1985年,我當時因為感冒誤吃藥物,血色素過低,情況危急時,九家姐帶了一位著名醫生來廣州替我醫治,她在病床邊很有信心地對我說:「神一定會拯救你。」
醫生認為我應該要送港接受進一步治療,經新華社協助下,我順利辦妥手續。在飛機上,白雪仙一直在身旁照顧我;抵達啓德機場時,看到任姐(任劍輝)接機,我心裏實在感動。
療病期間,九家姐經常來醫院探望、天天派人送來紅棗雪蛤助我補血;之後又接我到她家靜養,短短幾個月,是我們姊妹親情最密切時候。
………………………………
現在我已移居加拿大溫哥華,今次回港是演出粵劇《西施》,也住在九家姐家裏。姊姊已逾七十之齡,我也年近五十,但我還是喜歡地、很尊敬地叫她「九家姐」。
或許觀眾由電視新聞紀錄片中得出印象,仙姐嚴厲責罵徒弟的樣子「好惡」,其實她是完美主義者,在我們戲行中人來說,被師傅責罵只是小事一樁,你沒聽過京劇師傅會打徒弟嗎?師傅着緊徒兒,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我會知道,若仙姐肯在粵劇造詣上責備我,我多謝還來不及。被仙姐鬧,是福氣。她對於不上心的人,反而會客氣地說:「幾好!幾好!」
………………………………
上天賦予九家姐聰明、有特別的觸覺,在粵劇造詣上,我不敢跟姊姊相比,我很同意「幾多個世紀才出一個白雪仙」。在姊妹緣份中,我腦海留下了九家姐的生活影子,希望自己的表演內容有她的神韻,似或不似,留待別人判斷。
仙姐有一句名言:「似我則死,學我則生。」我學習姊姊的,不單是表面工夫,她成熟而有內涵、透徹演繹不同角色的功力,沒有程式,最難學習,也是新一代戲人所缺乏的。
《西施》將於6月30日至7月2日在香港演藝學院上演,我曾把改編的劇本讀給九家姐聽,我期望她會來看我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