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心臟醫生來港救病童

英心臟醫生來港救病童

【本報訊】每年有400名初生嬰兒患上先天性心臟病,有心臟科醫生指出,若父母或兄姊曾是患者,嬰兒患病風險比正常的高出兩至三倍;懷孕期間有糖尿病、酗酒及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均是高危一族,建議此類孕婦在懷孕12至16周期間為胎兒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七至八成的個案可因此得到提早確診。
兒童心臟基金會昨舉行支票頒贈儀式,捐出75萬元予葛量洪醫院,作為兒童心臟手術經費。該會並邀請了英國心臟外科醫生曾達中到港作學術交流,並到該院替四個年齡介乎4至21歲的患者進行手術。

嘴唇發紫水腫是徵兆

該院兒童心臟科部門主管周啟東稱,院方每年為近300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手術,逾九成病人可透過手術減輕病情,甚至治癒。
患者由出生數天至數月就會出現病徵,包括心跳有雜音、嘴唇或指甲發紫、發育不良或水腫,吃奶緩慢代表嬰兒可能氣促,有可能是心臟病的表徵。
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心室間隔缺損及肺動脈閉鎖等,分別佔整體病人的25%及10%,兩者均令心臟輸往全身血液的含氧量不足,影響各器官運作。但他強調並非每個心臟病患者都需接受手術,要平衡其嚴重程度及手術創傷性作出判斷,有些患者就算不做手術,也能正常生活,壽命與常人無異。

兒童心臟基金會昨日捐出75萬元予葛量洪醫院,作為先天性心臟病人手術經費。韋志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