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巴士阿叔」用語言暴力騎劫公共巴士時,筆者正在歐洲旅行,及至回來,阿叔已暴得大名,街知巷聞了。巴士阿叔的躥紅史揭示了一條真理——千言萬語,惟有「問候句式」至能煽情。現代社會「你有壓力,我有壓力」,人人的內心世界都是一個易拉罐。然而要使之噴發,卻需加以撩撥和煽動。巴士阿叔排山倒海的語言暴力,最直擊心扉的就是「問候」對方的娘親。而「四眼仔」愈是委曲求全,網路短片的看客愈是心潮逐浪高,於是世無英雄,遂使阿叔成名。
關於問候句式的奧秘,筆者早就悟破了。卻說董朝末年,港人的心理壓抑已達臨界點,只欠一個巴士阿叔來煽風點火。說來也巧,中央指派安副部長前來「安民」,安欽差聲色俱厲,作獅子吼:「休想!」,其肺活量之雄壯,竟令聽者耳膜都產生了共振,卻難有共鳴。蓋因安欽差「中國共產黨既代表了中國人民,也代表了香港人民的根本利益」之說,在《基本法》中不見經傳,無以服眾。中央大員鼓角交鳴的鏗鏘話語,已讓港人掩耳不迭,豈料他還祭出問候句式,惡咒李柱銘的家人,一句「他爸爸就反共」,霎時點燃眾怒。嗚呼,如此安民,如何安民?
安副使之惡形惡狀,連北京也察出欠妥(小安子因之自毀前程,此為後話)。其時香港民情聳動,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人心向背,盡盼民主普選,廢董改元。中央正使便銜命而來,正部長級的李肇星蒞臨香江平亂,要把不安定因素「消滅於萌芽狀態之中」。李部長果然雄辯滔滔,卻不覺間淪為了「巴士阿叔」。他咄咄迫人道:「你爺爺奶奶有選舉權嗎,你爸你媽有選舉權嗎?」殊不知,此言又犯了語言心理學的大忌,形同安副使一般無異,都是「問候」人家的親屬。
其實李部長說得也沒錯,中國人不但爹娘沒有選舉權,爺爺與太公乃至代代先祖都沒有選舉權。別看台灣那廂有直選,但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呂秀蓮還不肯紅口白牙地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足見凡是中國人都不配有選舉權!
不幸者,安副使和李正使就是活脫脫的「巴士阿叔」,而香港人卻非個個都是「四眼仔」,於是禮尚往來,反過來問候對方的家人。可憐安家的亡父也被刨墳開棺,暴屍於市井。原來查安氏家譜,安民的老爸在北平反省院裏寫過反共聲明!無獨有偶,李部長的寶眷也被「問候」了個遍,「你爺爺留辮子,你老爸怎不留?你奶奶足下三寸金蓮,你老婆怎不裹小腳?」——連祖宗三代都問候到了,說來真是辱人者自辱!
三年前的七一大遊行,堪稱香港「民權日」。港人所擁有的國際公約規定的民權,全部都是港英殖民政府給予的。回歸以來,港人運用民權革除弊政,這是開天闢地的第一回。其間那兩個「巴士阿叔」,為五十萬人大遊行煽情造勢,功不可沒。
今歲七一又至,時勢消長,董廢曾立,港人仍「有壓力,未解決」,更未改變俯仰由人的命運。陳方安生為爭取普選而坐言起行,堪為公民表率。然而按中國人小富則安的劣根性,七月流火,赤日炎炎,不若偷得浮生半日閑,公共的事情,讓別人去出頭吧,橫豎都是北京說了算,即便上街者逾百萬,亦於事無補——此等臣民心理,所欠者正是巴士阿叔的「問候」。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