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揀防守性資源股有方法

投資學堂:揀防守性資源股有方法

昨日筆者公司所在的商業樓宇,不知何故通訊電纜被意外地弄斷了,一時間辦公室便沒有電話及寬頻等通訊服務可用,當工程人員來搶修時,不知怎地談到股票的事宜,該電訊工程人員頗有趣地表示,近數年每當他們到大廈樓宇進行維修時,當跟管理員表明身份,是來自某大電訊公司時,差不多90%皆可預期管理員即時「唉聲歎氣」,表示給某電訊股害得很慘,差點失去大部份「老本」,跟着又是一連串的歎氣。不知日後一旦成功大執位後,類似情況會否再出現?
能源及資源類股份,例如石油股、黃金股、礦材股等,筆者一向感到這些資源類股份,很似它們生產的商品之備兌認股證,例如當黃金價格上升,則金股亦會即時上升,其上升幅度往往較金價的升幅更大,此外,當金價下跌時,黃金股也會隨之下跌,其跌幅亦會較金價大,也將金價之跌幅擴大。故資源類股份仿似商品的備兌認股證(註:僅是「相似」,並非「相等於」),尤其是高PE的資源股,它們「放大」相關產品之升跌幅度相對較大。
大部份資源股與相關之產品有同步升跌,或將其升跌幅度擴大之現象,但有些資源類股份,理論上是可「迴避」相關產品下跌時所引致之衝擊。

煤炭股相對可取

在減低商品下跌影響方面表現較出色的股份(其中一間),莫過於北美的巨型金股BarrickGold,由於它有一套頗為有效的對沖黃金模式,故早年當黃金處於大熊市,金價不斷大幅下跌時,不少金股也紛紛下挫,Barrick的股價卻能逆市而升,避過了金價下跌之影響。因此,當商品價格下跌,並非其相關股份也一定會下挫,當中可能出現「漏網之魚」。
此外,在國企資源股中,煤炭類股份,煤炭價格升跌對此類股份之影響理論上也不是同步的。由於不少煤炭生產商在年初時,已簽訂了大約一年期的銷售煤炭協議,並將煤炭售價鎖定,故此,隨後煤炭價格之升跌,對煤炭股之影響相對不大。
根據上周「中國煤炭資源網」的消息,中國與日本之間關於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中國向日本出口「動力煤」的談判已於5月結束,新合同價格為52.97美元一公噸,雖然較去年同期下跌了7%,但價格已較市場預測的下跌16%為高。至於其他如「半軟焦煤」的談判仍在進行中。
由於類似煤炭合約的關係,因此煤炭股例如神華(1088),受到煤炭價格波動之衝擊,「理論上」沒有其他資源股般厲害。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