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先跌後回穩,走勢其實相當不錯,只是成交仍然偏低,雖然上周已提出情況將會如此,但這樣的反彈,投資者總是覺得不夠說服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耐性少一點的投資者,還是隔岸觀火吧。尤其是本周「情況特殊」,周四港股將會出現如何的變化,難以估計,因為議息與期指結算「同日上映」,大戶會將有關消息如何炒作,伯南克將會如何「配合」,將會對大市帶來指導性的影響,所以港股本周可以「成龍」,亦可「成蟲」。
不過,如果綜合市場的悲觀情緒,再加上伯南克「最後一次」發表的言論,似乎聯儲局的會後聲明,對市場應屬利好多於利淡,而且主菜可能不在周四出現,而是周五美國公布的一系列數據,尤其是個人消費開支,如果增幅較市場預期為低,大家屆時又會怎樣演繹通脹數據?
或者談回伯南克,在兩周前他對通脹的看法如下:雖然能源價格高企,或會在短期內影響經濟增長的速度,以及刺激通脹,但長遠而言,能源價格仍處於可控制的階段,通脹指標亦維持在近年的水平,所以伯南克預期高油價對其他價格造成的影響有限,美國經濟將會調節適應。這樣的言論,一度刺激美股急升近200點,亦刺激港股重上15800關口,這亦是他「最後一次」演說,既然大家將有關言論全數接收,為何現在市場又會擔心美息會在今次會議上調半厘?或者這正正又是人心虛弱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力。
造淡風險太高
雖然市場對後市仍有戒心,因為伯南克至今仍然「難以捉摸」,但投資者亦應該有心理準備,就是萬一聲明未能合乎市場的悲觀預期,全球股市有機會再來一次大挾倉。當然,如果伯南克的言論繼續令人無所適從,那麼大市的表現將會繼續牛皮,但這只是維持現況,又有何需要擔心呢?那麼如果伯南克真的加息半厘,那又如何?或者投資者應該問一句,伯南克加息半厘的動機為何?除非他想破聯儲局主席最短任期的紀錄,否則如此得不到人心的政策,他應該不會冒險推行,加上這和他「最後一次」言論不配合,所以美息上調半厘的機會近乎零,投資者實不應對此太過憂慮。
當然就算不加息半厘,聯儲局會議後股市會否大升,機會仍是一半一半,所以如果投資者仍未作好入市的準備,那麼繼續觀望仍是上算,但如果希望伯南克有任何閃失而造淡博取利潤,風險似乎高了一點。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