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證先寬後嚴拔4紅16黃<br>賽後焦點:葡荷大戰 史上最茅

球證先寬後嚴拔4紅16黃
賽後焦點:葡荷大戰 史上最茅

「惡棍決鬥(gangsterduel)!」這是路透社對周日葡荷之戰所作出的評價。事實上,從後攔截、蓄意用手、開肘、頭槌……,各種犯規行為幾乎都於這場共出現4面紅牌、16面黃牌的16強「激」戰中出現。難怪賽後各方都向執法球證艾雲諾夫口誅筆伐,直斥他是令場面失控的罪人。

是役可謂16強實力最接近的戲碼,荷蘭在讓球盤維持讓平/半,從水位看賽前呈輕微回飛。結果,葡萄牙憑文尼捷上半場23分鐘妙射得手,以1:0晉身8強,雙方在攻守方面的戰況,遠不及場內的犯規、衝突事件般精采。
俄羅斯執法球證艾雲諾夫為了抑制球員情緒,全場發出「16黃4紅」,令這場比賽刷新多個世界盃不名譽的紀錄,包括:一.1場比賽掏牌數目最多;二.1場比賽出現最多紅牌;三.令今屆賽事的累積紅牌數目增添至23面,賽事未完已成歷屆之最(舊紀錄是98年的22面)。誰之過?

尹巴士頓斥執法一團糟

艾雲諾夫賽後成眾矢之的,甚至國際足協會長白禮達也大義滅「親」,作出批評(詳見另文),輸波的荷蘭教練尹巴士頓自然特別光火,他怒斥球證執法一團糟:「今仗下半場簡直不是足球比賽,葡萄牙球員利用他們的經驗、戲法及拖延功夫爭取勝利,無所不用其極。」
葡萄牙教練史高拉利既屬勝方,語調自是較溫和:「球場有時就像戰場,我在美洲國家盃見過類似情況。」
嚴格來說,艾雲諾夫所發出的紅、黃牌皆有球例依據,問題在於其「前寬後嚴」的執法尺度。荷蘭報章《DeTelegraaf》畫龍點睛,客觀地指「他在比賽早段把容忍尺度訂得太低,是破壞整場球賽的元兇。」

「前寬後嚴」點起火頭

事實上,荷蘭球員在上半場屢次嚴重侵犯基斯坦奴朗拿度,致後者因傷被迫退下火線,艾雲諾夫最初並未嚴懲,早已燃點起兩軍球員的「火頭」。
雙方球員情緒失控,公平競技精神蕩然無存。下半場,當艾雲諾夫在葡軍球員受傷時停止比賽,荷蘭球員未將葡軍應得的控球權交回,已說明一切。
藍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