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世衞首次證實H5N1禽流感人傳人個案──病毒變種,導致印尼蘇門答臘島一家7口死亡;本月中,與我們近在咫尺的深圳,發生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忽然間,禽流感的陰影又襲港。
當然我們絕對不願看見禽流感再次在香港出現,不過又有誰可能斷言未來的事?除了寄望我們的曾特首,不像董建華般優柔寡斷、不似楊永強那樣低警覺,最終犧牲299條人命才赫然醒覺。作為投資者,我們也可以透過回顧沙士對港股的影響,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疫症做好心理準備,調整投資策略,明白富貴險中求,將危機變成救市助人的契機。
沙士謠言始於02年12月底,當時廣東出現不明疾病,大陸同胞和北區市民開始煲醋來預防怪病,市面更一度搶購板藍根;但港股未太受影響。至03年1月10日,傳媒報道中山爆發沙士,百多名病患者中,半數為醫護人員;但投資氣氛未轉弱,股市升百多點。
識睇市 大可化危為機
1月中,順德、東莞及廣州相繼發現「非典」,而港股也在此時開始下滑。2月中後期,香港亦發現沙士個案。3月10日,威爾斯醫院8A病房爆發集體感染沙士,當時恒指已反覆下挫。3月14日,楊永強出口術,指香港並沒有爆發肺炎,一度撐起港股168點。數日後,世衞將香港列為疫區,恒指急挫152點(見表)。當衞生署隔離淘大E座,港股更插水228點。可見世界各地官僚都一樣,喜自欺欺人,到頭來受苦的卻是廣大市民。
正當沙士傳言滿天飛的時候,股市已「行先」一步,自03年2月頭,恒指已呈跌勢;至4月尾沙士將近告一段落,已由9232下挫至8409,跌幅達8.9%。相信大家還回味早前港股大升市(06年3月中至5月中),恒指升了約10.4%。同樣在兩個月左右,原來沙士有差不多相同的跌市威力。
沙士高峯期是03年3月中至4月尾,當時零售市道死寂一片,市民消費意欲跌至谷底。我們找來當中3大最受影響的行業:航空業、零售業及地產業,查找沙士「魔力」有幾大。
重災區 航空零售地產
航空業因沙士大受打擊,乘客量劇減,航班被迫取消,航空公司首當其衝,以國泰(293)為例,在沙士爆發期間,股價由11.05元,下挫23.5%至8.45元。
零售業同樣是重災區。當時市民連出門都不敢,何來消費?除了想着買口罩及抗炎藥外,哪有心情裝身購物,是故零售業都一落千丈。以佐丹奴(709)為例,沙士肆虐期間,銷售疲弱,當中GiordanoLadies營業額驟減10.9%;股價亦由2.45元,跌23.3%至1.88元。
地產業亦直插谷底。樓市自97年金融風暴後一蹶不振,至01年尾樓價已大跌六成;加上沙士影響,地產股可謂雪上加霜。以新地(016)為例,股價由39.9元,下挫12.5%至34.9元。
4月尾,沙士高峯期將近完結,當時的官僚還陷於沙士陰霾中,只懂叫人「洗手、洗手」,投資者已經用真金白銀來支持復甦,隨後兩個月內,恒指升了15.8%,至9734;國泰升22.5%,至10.35元;佐丹奴升34.6%,至2.53元;新地亦升16%,至40.5元。事實上,市場反應不但永遠比政府來得快、來得準,而且更有效。
沙士爆發期間,投資者若能當機入市,不但有所斬獲,而且可以托市救市,不過試問在政府慢三拍的領導下,又有多少投資者會在如此愁雲慘霧的市況下,拿出勇氣及膽量果斷進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