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本地生產總值(GDP)繼首季錄得10.3%高速增長後,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的最新研究預期,今年上半年和全年經濟增長將分別達到10.3%和10%,通脹會由首季的1.2%,加快至第4季的2.1%,為05年首季以來最高水平。
不想加息 惟有升值
由於貨幣供應增長過快,市場分析認為,內地的通脹壓力可能會較人行研究局的預期嚴重,人行既然盡量避免加息,便應該考慮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認為,為了遏制投資過熱,人行應該運用滙率來降低過高的投資意欲,此舉同時可以保持商業銀行經營狀況。
該份名為《當前價格走勢與未來趨勢分析》的人行研究局報告指出,目前推動內地價格回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國際原油、有色金屬等上游價格上漲、內地投資和出口加速增長、金融機構貸款增長偏快。
報告預期,今年上半年和全年經濟增長分別為10.3%和10%,消費物價指數(CPI)則分別上升1.3%和1.7%。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昨天在瑞士回應傳媒提問時指出,人民幣滙率目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市場供求關係,又特別提到人民幣滙價着眼於貿易賬項表現,以及本地市場在外滙上的供求關係。
香港總商會副總經濟師朱丹認為,通脹率在2%或以下仍算溫和;然而,今年5月份貨幣供應增速達到19%、而且上游原材料價格增幅厲害,下半年可能會推高消費物價,她擔心屆時通脹可能不只2%。
全年通脹或逾2%
朱丹認為,人行對於加息的取態審慎,萬不得已也不會加息,因此應該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並運用微觀措施來作宏觀調控,例如控制房地產投資,藉此堵塞熱錢湧入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