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隨時做好一切歸零的準備,我不害怕失敗,這是我最自豪的資本。」這句話出自23歲小子之口,乍聽下有點狂妄。實情是,身為大四學生,耿國星已是五間髮型屋、兩間連鎖健身店的老闆。
一直在中學任班長的他,考入安徽師範大學的社會體育系後,連一個班幹部職位都「沒混上」。他想既然不能「從政」,不如搞「經濟建設」。他想起早前到師大面試,為了給主考官留個好印象,他走了很遠才找到一家像樣的髮型屋,花40元(人民幣.下同)剪了個最多值10元的運動員髮型。
1500元創業 跨足髮屋健身
於是他想到開髮型屋。他向在髮型屋工作的姐姐 借1,500元,就在學校附近租了間月租700元的小店。由於市場空白,一年間他開了七家店。在業務不斷擴展之際,他毅然關閉兩家店,「我總不能一輩子就守着幾個髮型屋啊?要是這樣我何必上大學讀體育系呢?所以開個健身館或更能發揮我的長處。」
他在暑假開始着手準備開設健身場館。從選址到投資,從器材購買到人員招聘,無不親力親為。就在業界普遍認為是死亡季節的冬季,他取得鐵山賓館健身館的經營權。「就是淡季,這裏人氣還不錯。因為我們這兒項目全、設施全,還邀請了很多優秀的教練。」快將畢業的他坦言沒有找工作的打算,他的目標是要讓兩家健身連鎖店發展成蕪湖健身界第一。
新華社/《蕪湖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