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機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深圳機場,有望成為繼上海、北京、廣州和廈門後,兩岸直航的試點之一。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鄭天祥教授對本報稱,深機場獲國家民航總局批准的機會很大。但他認為,深機場對港機場的最大影響,非直航試點,而是深機場擴建第二跑道。
深圳航空公司與深圳市機場(集團)日前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南方都市報》引述深航有關人士透露,深航和深圳機場將共同致力於開拓深圳國際航空市場,包括促成《關於深圳為兩岸通航點及深圳航空為兩岸包機製定承運人有關問題的覆函》,目前正在向民航總局申請。
深投資60億 建第二跑道
同時,戰略性地開發深圳到亞洲各主要城市、尤其是包括印度在內等新興市場,以及美國和歐洲重要城市的多條航線。
鄭天祥稱,近年獲得迅速發展,客運和貨運能力均已達飽和的深機場,近日已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准第二跑道的擴建。整個項目總投資近60億元人民幣,以2015年為目標,按年旅客吞吐量3,6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80萬噸、飛機起降30萬架次設計。深機場揚言將積極開展國際航線,這無疑與香港正面競爭。
港機管局:影響屬短暫
深港兩地均沒有台灣人每年經香港轉機到大陸,或由大陸經香港轉機回台灣的數據。鄭天祥認為,深一旦取得兩岸直航的試點,其對澳門機場的衝擊大於香港機場。
香港機場管理局的回應稱,當局預期內地與台灣之間的直航服務,只會對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有短期及暫時的影響。長遠來說,兩岸直航將促進區內的經濟合作機會,香港的航空業會因商貿活動增加而受惠。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