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從廣州西邊跑到它的東邊,當然沒有我老友劉健威旅行純為食的福氣;只因工作連帶吃到一些從未有過的口惠而已。
西邊是新白雲機場所在地,過去十分貧窮,太平天國洪秀全的故鄉花都。中國內地最大機場落戶,窮鄉命運肯定改變,市中心近市府的街道與建築物新型寬敞。再過去的芙蓉山建有不少五顏六色別墅群,山上有佔地廣袤的國家公園與水庫,聽說仍有不少野生飛禽走獸在活動。它的一旁幾年間打造了一個皮革城,當中包括皮製品廠,原料配件批發市場,機器售賣市場,聽說全球最大;不會暗笑,也不會以為人家說笑,你看它仍沙塵滾滾,行走其中人貌仍一派農民氣息,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起碼來到今天仍不可以拿來說笑。
客戶隨便帶我去了附近一所小餐廳,門口出售當地培植的有機絲苗米與未變DNA黃豆。菜式以花都及附近清遠的客家人家常菜為主,巧妙在於從傳統中燃點出一些可喜變化。
以本地黃豆製成的豆腐豆香撲鼻,驚喜還是那味炒豆奶,以土黃豆豆漿混合蛋白炒製,上碟時有如炒滑蛋,比較白,更滑,夾雜豆香,是近期吃到最叫人喜出望外的妙品,吃素又不避蛋類者福音。
花都,皮革城,芙蓉山公園未必吸引,為了炒豆漿,肯定聞香尋回頭路。
廣州政府將所有大學(暨南大學自我除外)集合,一起搬到位於海珠、芳村及番禺三區之間極寬地帶建成大學城,好讓市區內的大學舊廈留作研究生或特別科目擁有更大空間用作發展。
海珠區大學城入口與瀛州生態公園一旁,珠江邊建了一所偌大水上餐廳,取名「在水一舫」,廣州飲食界名人Simon大哥領着我們吃好嘢;先上碟為三道以炒,蒸,燙而成的荔枝菌;鮮美惹味之至。查荔枝菌長於荔枝園內,形似雞髀菰,每年荔枝收成後的二十來日之間冒出頭來,以鮮甜著名,產量不多。另有肇慶獨特水質養出之清蒸文囗鯉及文囗鯇,肉質爽甜甘美,一口一口吃着骨邊肥腩,窗外水色伴食,饒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