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工廈市道持續暢旺,實有賴投資者及炒家入市推波助瀾,而且投資者比例異常高,大多能轉手獲利,所以入市信心高漲,購入的工廈,銀碼有愈買愈大的趨勢,短炒及長揸都很普遍。
七成交易涉投資者
中原地產工商部總經理黃應年說,投資者入市決定較快,所以佔六七成的交易涉及投資者;買賣雙方均為投資者的比例也逐步上升,現時約為20%,預期升至三四成。
短炒客多屬新晉炒家,入市心態是「過去一年工廈最好炒」、「穩賺咁滯」。這批炒家,通常賺3至5%便會出貨,一般持貨3個月以內。至於炒賣的多為細銀碼工廈,一個100萬的單位,付出10餘萬首期,轉手賺數萬元,利潤可觀。
短炒工廈的炒家,着重「貨如輪轉」,因為市場有大量這類成交,反映市底具實質支持,營造到市場氣氛,吸引更多新晉炒家及用家入市。他補充,一個月有600多宗工廈成交,投資者「功不可沒」,他認為,現時市道絕非「殺雞取卵」式炒賣。
05年6月至06年5月的一年之間,熱炒的8幢工廈,出現71宗摸貨登記,佔該批工廈總成交的22%;總值9813萬元,佔23.9%。當中火炭華衛工貿中心及香港仔大洋工業大廈的摸貨,宗數及總值比例同為一半或以上,可見炒風異常熾熱。另外,華衛工貿中心及荃灣荃運工業中心,較多細碼單位供應,售價100萬左右,因此流轉得快。
除了大量炒家短炒工廈,另也不乏中長線投資者掃貨,黃應年說,5個主要活躍投資者,近一年半涉及的工廈買賣登記共137宗,集中在觀塘及葵涌個別街道,例如觀塘的開源道、觀塘道及巧明街,以及葵涌的大連排道等,原因是位近地鐵站,具有交通優勢,容易吸引用家承接。
三數炒家持貨逾億
黃應年說,現時持貨逾億元的投資者只得三四個,購入的工廈,銀碼主要是150萬至200萬元,另有1個價值特高的單位,令到手上工廈組合價值急漲至逾億元。其實大部份投資者持貨都是在10個以下,總值3000萬至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