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br>兩華人奪邵逸夫獎

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
兩華人奪邵逸夫獎

【本報訊】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昨日公布得獎名單,其中華人王曉東憑研究細胞凋亡規律,控制癌細胞生長而獲得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獨得100萬美元(約為780萬港元)獎金。另一華人吳文俊則以計算機解決幾何命題,創立一門新興科學,與另一美國教授DavidMumford瓜分數學科學獎及獎金。

三獎項逾二千萬獎金

今年邵逸夫獎已踏入第三屆,分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及數學科學獎三個獎項,每個獎項的得主可獲100萬美元獎金。邵逸夫獎評審團主席、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昨在記者會上稱,今屆三個獎項及獎金由六人瓜分,他更大讚六人在學術及科研範疇有出色表現。
現任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終身教授王曉東,一生醉心細胞研究工作,他發現細胞色素C原來可控制細胞的凋亡,有助科研人員及藥廠研製新藥物,控制細胞數目以達致因細胞生長太多所引致的癌症,此發現令他獲得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今年天文學獎由研究宇宙膨脹速度正在增加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羅氏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教授SaulPerlmutter、美國巴爾提摩太空望遠鏡研究所天文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AdamRiess,以及澳洲國立大學(坎培拉)斯特朗洛山天文台研究員BrianSchmidt獲得。此外,美國布朗大學應用數學部教授DavidMumford和吳文俊同獲數學科學獎。六名得獎者將於9月12日到港領獎,並出席由大學舉辦的講座與大家分享研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