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中資地產股最值博

英之見:中資地產股最值博

以近期標準,昨日市況算是相當波動,成交依然只得213億元,很明顯投入程度遠不如前,不過短期應該會回穩,嘗試作出另一次反攻,策略上偏向造好。股份方面,跌得最殘的中資地產股應該最值博,宏調陰影已消化之外,首創(2868)停牌構成打擊,令氣氛進一步低迷,正是壞消息入貨的時機,這個類別的股票,很有可能榮辱互見,令人買得安心的公司,估值應該會上升。
早前遇到一名散戶,和筆者討論股票長短線處理的問題,由於現今的股市短期波幅大,他質疑筆者保留一個長線組合的做法,認為已經不合時宜。
老實說,筆者的那一個組合,比高峯的確不見了15%左右,不過個人絕不介意,要賺取這15%的差價,要假設筆者在最高位沽出,然後有決心在這一刻補回。但假如當初決意左穿右插,頗為肯定,不少股份都不會持有至今,早已在組合中消失。
優質股通常忽然升得勁,升得勁便引人沽,沽出後卻往往沒有機會買回,便轉而向落後股入手。這種心理循環,是不少股市老兵征戰多年之後,依然要輸的主因。

左穿右插得不償失

這位散戶是筆者前輩,炒股30年,仍然是輸。假設當日不多心,死守幾大藍籌其中之一,不理大市當中的上落波幅,今天已經很富有,不用再營營役役,要追回多年累積的失地。
筆者也有投機,可能資質一般,捕捉市場上落的韻律,是眾多功夫中最難的一項,仍然投機,是因為靠正路投資,資產增長會頗慢,因此想碰運氣加快速度。而成立一個長線組合,則是參考過眾多股壇前輩痛失黃金機會的例子,不想重蹈他們覆轍的舉動。所以決意不理會這些股票的短線上落。
金錢遊戲通常專收叻仔,在股市中老老實實,買股票當作入股一門生意,作一個看似愚蠢的舉動,反而可能有大收穫,希望十多年後,不會和這位朋友一樣的欷歔。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