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本港餐飲業市場,各大集團為求提高市場佔有率,不斷在市場策略上推陳出新。在港經營近20年的法式快餐集團Delifrance,近年便另闢戰線,將旗下部份咖啡店改為BistroDelifrance法式小餐館,除供應三文治等快餐食品外,亦推出利潤較豐厚的熱餐類食物,既可提高午市利潤,亦可改善以往營業額偏低的晚市生意,力求提高整體營業額。
Delifrance香港區總經理陳婉玲指出,為了提升Delifrance這個法國品牌,以及回應市場對法式小餐館的需求,該集團自去年起,開辦提供款餐服務的新品牌餐廳Bistro,以求增加該集團的餐飲業市場佔有率,現時已在港開辦了9家Bistro餐廳。
提升格調服務食品
陳婉玲表示,原有的Delifrance咖啡店,和新品牌餐廳Bistro的分別,在於前者以食品快靚正為號召,後者講求服務,由帶位、落單、款餐以至結賬,均有服務員效勞,而新餐廳員工的培訓成本及薪金亦較高。
此外,新增餐牌的飲品食品選擇較多,推出多款主菜、午餐及晚餐供選擇,包括招牌菜式小龍蝦白汁碎蛋、焗羊膝、法式薄餅及小龍蝦扁意粉,招牌飲品如士多啤梨奶昔,以及各式沙律、意粉、扒類、三文治和甜品。
Bistro的格調不同,餐廳裝潢亦需配合。她指出:「新餐廳面積較大,設有舒適卡座,及可調光暗度的燈光系統,白天燈光較光猛,晚上的燈光則較柔和及有情調,裝修成本達百多萬元。新餐廳加入了定價較高的午市及晚市熱食套餐,套餐收費由20多元至200多元,預計午市人均消費較咖啡店多30%,晚市則多1倍,期望毛利較咖啡店提升。」
原有咖啡店分別開設在商業區及住宅區,客源以午市的白領為主。新餐廳將集中在市中心,在午市時段,光顧新餐廳的顧客對象與咖啡店一樣,都是附近上班的白領和專業人士,但晚市光顧的客人分別會較大。陳婉玲指出,新餐廳由於提供熱食及環境服務較佳,顧客層面因而擴闊,除白領和專業人士外,也增加了家庭客、遊客和情侶客等新客源。
中港兩地重點發展
陳婉玲指出,新餐廳的市場定位,和必勝客、意粉屋、百佳咖啡餐廳(PokkaCafe)及上島咖啡餐廳(UCCCafe)等餐飲集團相近。今年底前計劃把在港的Bistro增至15家,在上海亦已開設了首家Bistro,未來會考慮在珠海、中山及澳門等珠三角地區開設新品牌餐廳。
該集團主要朝着三個經營概念發展,分別是Bistro餐廳、Cafe咖啡店及Kiosk小賣亭。由於咖啡店在本港市場開設近20年,發展成熟,因此,現時會主力發展及推廣Bistro新品牌餐廳。
撰文:余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