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槤飄香 - 鄧達智

榴槤飄香 - 鄧達智

廣州天河市長大廈「半島名軒」酒家主持利永周師傅以嚴格細緻馳名,就是他顧問的「唐宮」酒家,不論北京或其他城市都享有精緻粵菜名譽。每次飯後都期待半島名軒的主食─榴槤酥;輕軟、滑,猶似法式小餅MilleFleur。以榴槤作酥或印度飛餅的異香產品首次嚐到為2000年初訪飲食大亨Lawman的寵兒,廣州「蕉葉餐廳」,帶來莫大驚喜。
在下愛死榴槤,與它相關一切食品無一放過。來自新加坡的蔡瀾叔叔與邁克肯定清楚星馬榴槤與泰國同類的分別,前者需待樹上熟透,離開母體,跌落才拾起食用。一般果農早上避開走近榴槤樹,待中午過後才進園拾果;如此勁度殺傷力武器聽說生有眼睛從來未傷過人。

識見有限知道星馬榴槤普通一般分灰肉、白肉、黃肉、紅肉;還有山巴,從甘苦到蜜甜,專業攤子甚至分開不同園不同樹的產品,命名場號,十分有制度。每到大造的七月及十一月,城郊路邊滿布小山般檔攤,不少人下班途中買來不同園不同肉色各類品種,回家攤開桌上一家人圍食,吃吃這個吃吃那個,從小學曉品評十分有型。泰國榴槤一般為樹上未熟摘下運送出口;少卻星馬種類樹上熟的香氣,從前專挑大造月份南飛飽餐;某年新加坡牛車水從街頭吃到街尾吃了七「粒」(當地人叫個作粒)面不改容。一次在雅加達街邊聞到異香,發現小販將榴槤加奶打成奶昔,能喝的果皇真迷人;那已是十多年前,如今香港也可喝到反而不覺驚喜。
林鳳小姐唱的「榴槤飄香」未見坊間有CD售,從粵語長片看到,一群年青男女同歌共舞又Camp又快樂,讓人心神長久留連,懷念不已。
榴槤的香讓人永世難忘。父親去世後,每年春秋二祭我們都帶備果皇拜奉;下次肯定到半島名軒準備點榴槤酥帶些回來給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