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血癌無藥可醫,但也不是防不勝防。有學者解釋,白血病成因之一是患者受「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感染,病毒能影響細胞的正常功能,令正常細胞轉化為白血病細胞,估計全球約有2,000多萬人染此病毒,當中約5%病發,死亡率達百分之百,要避免染病,最好的方法是避免與患者有體液接觸。
日本病發率高
現時全球約有15%癌症與病毒有關,當中包括肝癌、鼻咽癌、子宮頸癌等,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助理教授金冬雁解釋,「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可引致其中一種致命血癌——成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會在體內潛伏20至50年,患者的抵抗力及體重會下降。
瑪麗醫院於過去五至六年曾有六至七宗個案,全部病人均在發病數個月內死亡,金冬雁形容此病非常兇猛,暫時無藥可醫,巿民可以透過血液測試,得知自己是否已染病。
他又稱,此病的感染途徑與愛滋病毒相似,包括性接觸、血液、授母乳等方式傳染,在日本南部的病發率特高,尤以九州為甚,患者多為50多歲的女性,當地50歲以上人士,約三至四成身上帶此病毒。此外,非洲、南美洲也有發現個案,中國人較少患病,但當中以福建及台灣的發病率較高。
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的研究發現,「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含有致癌蛋白-Tax,可與人類細胞中的TAX1BP2結合,令後者無法正常運作,令正常細胞轉化為白血病細胞。TAX1BP2可以抑制細胞內的中心體過度複製,使細胞染色體數目維持正常。
金冬雁指TAX1BP2可以防止中心體過度複製,估計其他致癌病毒也可能是透過類似機制,令TAX1BP2失控,最終令人發病。他強調傳統藥物功能是殺滅癌細胞,新一代藥物可朝阻隔病毒與人類細胞結合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