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工具。投資者只需繳付相等於合約金額某個百分比的按金,即可買入或沽出相關合約。
目前,香港交易所只提供金融期貨買賣,例如恒生指數及個別股票期貨,個別投資者亦會參與由海外交易所提供的商品期貨買賣,例如紅豆及貴重金屬期貨等。
買賣商品期貨時,部份投資者可能會考慮「鎖倉」的策略。
徒增佣金支出
所謂「平倉」,是指進行與開倉時相反方向的交易,買或賣相同到期日及張數的期貨合約,為原本的持倉進行結算。至於「鎖倉」,實際上是在原有的持倉以外,再開立與原有持倉方向相反的倉位,但並不與原有的持倉沖銷。有別於平倉,鎖倉後你會變成同時持有長倉及短倉兩個方向相反的部位。
投資者在買賣商品期貨時,若相關商品的價格跟預期背道而馳,或會透過「鎖倉」來暫時抵銷現有持倉的價格風險。「鎖倉」後,即使原有持倉的虧損不會進一步擴大,但亦不能將原有持倉已累積的虧蝕減少,最終你仍需為手上的部位平倉。
此外,鎖倉愈頻密,交易的次數便會愈多,所需支付的經紀佣金亦會愈多。
香港電台電視部和證監會聯合製作「投資本色」,深入淺出地講解解構各類投資工具的運作和風險,從而讓觀眾理解各人有不同的投資考慮。
節目逢星期日上午11時在亞視本港台、下午3時20分在無綫翡翠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