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順入主後即盈轉虧

高振順入主後即盈轉虧

2005年入主精電國際(710)的新老闆高振順,就算投資者對他的背景不甚了解,也必定認識圍繞在他身邊出現過的人,包括向華強、吳征及楊瀾夫婦、盧永仁及蔡東豪等粒粒明星。高氏目前擁有友利控股(419)、天地數碼(500)及精電國際。
友利控股原本只是一間銷售家庭影音產品的公司;去年收購了從事衛星電視頻道、電影投資及電視劇製作等業務的大陸媒體公司AngloAlliance,銳意發展國內媒體業務,建議改名為華億新媒體;而天地數碼的主要業務則為大陸提供電視機頂盒。

喜夥拍名人做生意

高氏鍾情於投資數碼電子傳播傳輸及媒體業務。他更喜歡夥拍知名人士,透過「旗艦」友利控股四出併購,過往多年,先後入主多間虧蝕連年的三、四線上市公司,包括曾先後入主有科網概念的網基及從事媒體事業的股陽光文化。
1998年,友利以7000多萬,從大股東高振順手上,購入奇正科技(336)控股權後,再以零利息,借錢予盧永仁買殼,易名為網基,共同投資互聯網;自盧永仁入股後,股價曾由$0.27攀升至$4.275。及後,科網股爆破,股價下滑,盧氏及友利都先後離場,現名為華寶國際。
1999年初,友利夥拍向氏的中國星(326)及吳征,入主前稱凱威國際的天地數碼(500),進軍國內數碼廣播服務及生產數碼機頂盒。在熱炒科網股的年代,天地數碼的股價曾高見$15.7,上周收1.85元,跌了差不多九成;其後,友利購入吳征及中國星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

旗下公司不斷配股集資

2000年,友利與楊瀾以8600萬,收購良記集團(307),開拓國內媒體業,其股價在短短一個月內,由0.17元抽高至0.8元,升幅差不多有4倍。先後易名為陽光文化及陽光體育媒體,現稱泰德陽光並停牌。
高氏旗下的上市公司都有一個特色,就是虧蝕連年,鮮有提供盈利貢獻,但其間卻不斷進行配售。旗艦友利控股,過往5年皆蝕。天地數碼過往5年的營業額雖然不斷作出改善,銷售機頂盒及智能卡收入也都錄得升幅,但亦未能扭轉5年多以來業績虧損的局面。他將影響力發揮至淋漓盡致,連一向被基金界視為工業界愛股的精電國際,上市多年來都未曾見紅,但自去年高氏入主後亦首次錄得二億多元的虧蝕。
順帶一提,高振順與嘉域集團,有很深的淵源。他分別擁有的友利控股及天地數碼,前身為友利電訊及凱威國際,兩者皆是嘉域集團手上所購入。嘉域的創辦主席就是賭王何鴻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