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拖累長珠經濟

高成本拖累長珠經濟

今年以來,原材料如銅板漲價超過25%,板材升幅又創新高;為解決民工荒,工資又被迫上漲,種種成本的飛升,令中國經濟動力源頭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開始減速。而當下最困擾港商的,是正在研究、有可能令營運成本暴漲的新《勞動合同法》草案。

憂新勞動法增成本

勞動合同法草案將新增「合約期滿經濟補償金」,勞工解除合約後,企業須提供補償,每做滿六個月須付多半個月工資,滿一年則要付多一個月工資。一旦成為法例,對中港廠商都會構成大負擔。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劉展灝對本報稱,近日工總已代表港商,跟廣東省勞動局官員會面,建議包括毋須賠償自願離職者;設定賠償金額上限;以及不設追溯期,由法例生效後開始計算勞工工作年期。
困擾廠家的還有嚴重短缺400萬噸的內地棉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人士指出,國家的棉花進口配額已用掉超過一半,若不增發配額,棉花價格勢大幅上漲。有廠家稱,目前棉價已升了少許,工人成本又高企,令利潤更加微薄,現在小型紡織廠已開始出現倒閉潮。

滬工業增加值回落

由於原料及勞工成本高企,今年上半年,僅長三角的上海、浙江和江蘇,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外商直接投資等五大核心經濟指標,增長速度紛紛回落。上海的工業增加值只增長11.5%,增幅按年回落6.8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本報記者/《經濟觀察報》